一部中国人的职业图鉴,一群普通人的奋斗之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乐业,是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古老而朴实的愿望。老子的“安居乐业”、班固的“安家乐业”、曹雪芹的“安身乐业”,无一不将“乐业”看作生活安稳美好的基础。作为东方卫视的年终巨献,将于12月13日起每周二晚22:00播出的职业观察类纪录片《乐业中国》,以点及面地记录了20+、30+、40+、60+四个截然不同年龄段、8位就业者的人生选择,从工作日常的细微处反观中国劳动者在当下的职业观,探讨了不同人生阶段里,工作之于人的意义。
《乐业中国》是东方卫视“新纪实”纪录片时段推出的年终力作。2022年起,东方卫视于每周二晚黄金十点档开辟了一小时的“新纪实”精品国产纪录片时段,并先后播出了《人生第二次》《行进中的中国》《十年逐梦录》《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等多部彰显新时代中国风貌、中国美学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乐业中国》作为东方卫视年末的收官之作,制作阵容十分强大。曾制作《人间世》《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等多部高口碑纪录片的纪录片中心秦博工作室,用极具时代性的职业选题与细腻温情的人文视角,共同打造了这个全新的中国职业故事纪录片新IP。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周期长达一年,累计拍摄时间超过200天,制作团队经过深度调研,最终凝练为四集故事,分别以“起跑线”“落脚点”“在路上”“志千里”为主题,展现不同年龄段,中国人对工作与职业的态度和选择。
即将播出的第一集“起跑线”,将镜头对准了处于职场起步阶段的年轻人群体。想在大城市深圳扎根的19岁高职少女王星星,临近毕业之际,为自己今后的实习与工作发愁;放弃成都工作到景德镇当“景漂”的25岁青年廖崇阳,兜里仅剩6000元钱,依然坚定选择裸辞创业。毕业季、秋招、实习、创业、维持生计……在步入职场的初始阶段,这些都是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难题,但他们仍然以充满青春朝气的风貌,在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中,各自朝着未来前进。
而在后续的篇章中,野生动物保护者、陪诊员、卡车司机与卡嫂、试飞员、语言康复师和指挥家等不同职业的精彩故事将逐一亮相,30岁而立之年的城市选择、40岁中年人的家庭与责任、60岁择一业终一生等极具社会性与思考性的职业话题也将一一浮现。
为了更契合主题,此次《乐业中国》选定了由唐恬作词、歌手毛不易演唱的《无名的人》作为片尾曲。歌词中“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正是片中主人公们在职业路上一路前进努力生活的真实写照。人生波折,却总有普通人不屈从命运的安排,执着努力,踏实往更高的目标前行。“离开小镇的人”、“赶路的人”、“养家的人”……每一个身份的背后,也都映照着片中每位主人公平凡但绝不平庸的奋斗故事。《乐业中国》选择这样一首歌曲,正是希望在当下社会,给众人传达一份豁达而宽和的职业价值导向:每一个职业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值得的瞬间,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工作者都值得歌颂。
总导演秦博说,虽然片名叫“乐业”,但它真实地把普通人生活的压力和困难呈现了出来,“工作到底是手段还是价值,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每个人都会有侧重。就像片中主人公所说的,每个人每份工作其实都不容易,‘乐业’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和追求。”
SMG纪录片中心副主任周全也表示,纪录片的核心还是讲好人的故事,讲好时代的故事,“特别是在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当下,每一位奋斗者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去表达,因为‘职业’二字,一头连着埋头工作的人们,另外一头链接着社会分工不断创新的需求。这一次,我们拍摄的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其中有很多比如试飞员、陪诊员、语言康复师、野生动物保护者都是新近几年进入大众视野的‘新兴职业’,这些职业的出现,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具体的诉求和体现,也折射出这个时代正在为每一位有梦想的奋斗者,开辟既可以实现个体梦想,又可以创造社会价值的职业路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