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优质高中!虹口区启动高中教育质量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建设一流优质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优化区域教研模式……12月13日下午,虹口区启动新一轮高中教育质量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自2022学年开始,计划通过多方协同推进,经过三年努力,实现“再保持、再突破”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快推进虹口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在上海市高考改革新政落地后,为找准并解决虹口高中教育在改革中遇到的核心关键问题,自2018年起,虹口教育组织开展了第一轮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各高中通过实施“一校一策”,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均实现了办学质量的明显改变与提升,实现了既定目标。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开展了提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校一策”工程,建设了完备的名为“立达”的科创坊课程体系,培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高一新生营时,我们举办指向体验式学习的立达学园。为什么叫‘园’,就是菜园子的意思,里面什么花草菜蔬都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陆磐良介绍说,学校通过提供足够多的课程让学生随意选,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现“通识+体验”的科普园地的功能。到高二开始前,学校又举办指向探究式学习的立达学院,“这里改了一个字叫做‘院’,意思是经过思考、计划和组织结构的,这时候的学习学生已经不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有特定兴趣、爱好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学校通过提供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工程四大实验平台,按照不同的个性需求,体现“科学+探究”的实验平台功能。
而到了高三开始前,学校则举办指向项目式学习的立达学苑。陆磐良校长说,“苑”是指学术、文艺荟萃的地方,这个时候学生学习既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粗浅的,而是在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学校通过建设创艺空间、创意空间、创造空间,支持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体现“工程+创造”的创造工坊功能。
陆磐良校长坦言,过去五年,复兴高级中学成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也是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学校,年轻教师在全国性的教育教学比赛中屡屡获得一等奖,但学校还存在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人数偏低,学科梯队不健全,有学科影响力老师还不多等问题。为此,学校提出大学共建、梯队突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突破口,作为新一轮一校一策的核心。“首先,我们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其次,全面推进区人才计划高地建设,实施高水平教师助推计划和青年教师专业进阶计划,培养更多既能满足提高学生高考成绩需要又具有学科话语权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此外,学校还锚定高水平大学的强基招生计划和综评招生计划,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抓手,研究初高中一体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实现学校办学高质量的新突破。
除了复兴高级中学,上外附中此次也加入到三年行动计划中。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邬文敏表示,新一轮再提升工作要坚持“行政主导、学校主体、学院指导、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因势利导,聚力变革学校育人方式;乘势而为,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蓄势而发,合力建设优质品牌学科。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认为,虹口区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区域内高中不论是办学方向、办学品质还是老百姓的满意度、获得感都比三年前有显著提升。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要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高中的教育品质,“希望新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