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助力老年人疫苗接种,为社区老人撑起“免疫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通讯员 张群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接种疫苗是降低疫情风险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上海市青浦区尚泰路社区居委除了上门宣传发动以及在小区电子屏、楼道公示栏、微信群等多种媒介推送宣传信息外,充分利用共享工作表和楼组长“动态播报”精准摸清目标人群底数,通过社区微网格层层运行,宣传、科普、释疑、传达等一步到位,同时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以及近期天气情况,工作人员主动接送老年人前去接种,实现从家门到接种的“一条龙”服务,为社区老人撑起“免疫伞”。
社区微网格 层层传达层层落实
“我们以小区为单位,一个小区为1个网格,居委包干到小区到楼栋,楼组长包干到楼到户,有点位长有网格长,有大群有小群,工作指令层层传达层层落实。”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海英介绍道。
尚泰路社区居委辖区共有3个小区42个楼栋2438户,工作人员10人。支部书记为总指挥,9个工作人员3人一组分成3个工作网格,每个网格指定1人担任网格长。“1个网格负责一个小区,这个小区所有的工作都由这3个工作人员负责,有事情就找网格长,网格长与组员、楼组长共同协作。”
共享工作表 信息统计化繁为简
小区居民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往往给数据统计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对于疫苗接种工作也是如此,未接种人员有多少、接种第一针的有多少、不适合接种的有多少……有时候混乱的数据,造成一些居民重复解释自己的情况,从而对居委工作产生不满,而在尚泰路社区,这已经不再是难题。居委工作人员人手一份“动态更新”的疫苗未接种人员名单,按照负责的楼栋和楼组长一起上门“精准”宣传。
“我们居委会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份人口数据在线表,记录了辖区内居住人员的信息,因为是共享文档,所以可以随时编辑查看,实时更新。”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一事一档,自行设计表格内容,比如疫苗接种信息表,除了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外,还详细记录了是否接种、接种几针、有无基础病、未接种原因、上门宣传日期、次数及情况反馈等,“表格内容清清爽爽,什么情况一看就知,我们就根据这个表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上门宣传工作,避免信息错误引起居民反感。”
楼管家群 人口变动实时掌握
“2号楼501住户今天已搬走。”“17号楼302开始装修。”……李海英的微信上有3个“楼管家群”,每一个群对应辖区内一个小区。每天,楼组长都会“扫楼”,把自己负责楼栋内的人员变动信息报到微信群内,再由工作人员实时登记更新。社区工作,功在日常。居委会平时经常走访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过年过节上门看望慰问、为8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组织上门免费理发等,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作为“微网格”的末梢,楼组长的功能不容小觑,人口信息登记、疫苗接种推广、创文宣传等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为了树立楼组长的公信力,居委把每栋楼的楼组长信息以及居委公众号、人口自助申报的二维码张贴公示,一方面提醒新入住的居民配合登记,同时让大家对楼组长加深印象,这样上门宣传排摸信息的时候可以消除大家的疑虑。这些退休的阿姨爷叔发挥余热,用自己超强的社交能力与楼栋内的每家每户迅速熟稔,新搬来的住户也很快“敞开心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通讯员 张群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