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594间“家门口”发热诊间全部启用
2022-12-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居民发热就诊需求,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迅速行动,扩点布局,增能提效。从12月19日起,上海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

那么,随着覆盖全市的2594间发热诊间的投用,能否真正缓解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这些“家门口”的发热诊间,最近的运行情况又如何?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日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发热诊间的接诊量明显增长,与此同时本市正在将发热诊疗药品向社区倾斜,确保满足居民发热诊疗就近就医需求。

 运行情况  患者增加不少,绝大部分是轻症 

在普陀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记者看到,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在诊疗区域之外,位于一个独立的区域内,挂号、交费、取药均可在闭环中完成。哨点内备有血氧饱和仪等简单的检查设备,不时会不会“阳”性患者来到这里就诊。社区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判定病情程度,将病人分成轻、中、重不同类型。目前接诊的多数是发热、咽痛、咳嗽的轻症病人,经医生评估、配药后可以自行居家康复。对于个别年纪大、精神状态差且血氧饱和度一直下降的病人,则转至二级医疗机构就诊。

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疫情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承担着重要角色。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全部扩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部设置“发热诊疗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热诊疗功能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在普陀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20年启动社区发热哨点。“新十条”发布后,今年12月8日,中心发热哨点开始承担发热患者接诊工作。中心有资历的全科医院参与排班接诊。目前,该中心专门设置了2间诊室,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日上午接诊发热病人。

市民张阿姨完成整个看病过程后,直呼“方便,配上了药也放心,现在回家好好居家观察休息了。”

“这两天发热患者人数有明显增幅,绝大部分是轻症,还有个别是担心自己“阳”了其实并没有感染的病人。”普陀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黄芸告诉记者。

同样,郊区的居民发热同样可以在“家门口”看病。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桥村卫生室将原来的发热转运区改造成了临时发热诊疗留观区,每周一到周五全天、周六上午接诊发热居民。这两天,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门诊同样迎来了就诊小高峰。而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桥村卫生室距离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三四公里的路程,以前村民发热只能赶路到中心发热门诊就诊。现在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在临时发热诊疗留观区就可以为轻症患者完成看诊、配药。

 如何保证医务力量?  安排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接诊 

筑牢基层首诊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到发热诊疗功能全覆盖,将有助于分类分级诊疗的落实,助力上级医院释放更多医疗资源,留给急危重症患者。

目前,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充实医务力量,安排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接诊发热患者,并全部与上级医院建立紧密对接。

“对于比较重的病人,我们会转诊到二级医院做进一步诊疗。”普陀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黄芸表示。

在赵桥村卫生室,坐诊的乡村医生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定向培养,和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的全科医生接受的是同质化的培训,所以乡民们完全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和社区医院不相上下的医疗服务。如果遇到情况比较特殊或者症状较重的患者,这里的乡村医生也会及时联系中心的全科医生,由全科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2次评估,及时转诊重症病人到医联体单位。

不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抗原阳性的感染者在初期大多会有慌恐情绪,使得不少社区医院的咨询电话处于忙碌状态中。

针对抗原阳性感染者的问诊,社区医院建议,如果出现有发烧、喉咙痛等症状,可以前来医院看病,医生也会对症下药。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吗,则可以居家观察。与此同时,避免盲目吃药,感冒退热药只在必要时用药,以免造成急性肝肾损伤,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目前,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向社会公布24小时健康服务咨询热线,市卫健委也发出倡议,广大居民如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可第一时间选择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如需了解发热诊疗信息,可拨打热线电话咨询。

 药够吗  正将发热诊疗药品向社区倾斜 

对于居民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家门口发热诊间的药品备货充足吗?目前,本市正将发热诊疗药品向社区倾斜,确保满足居民发热诊疗就近就医需求。

记者了解到,从上周至今,前往各大社区医院的患者中,来开药的患者居多。从整体药品供给看,能满足多数患者的需要,但有一部分药品确实需要再耐心等几天。

不过,有医院表示,眼下真正的配药高峰尚未到来,如用药需求暴增,将采取药品分装等配药形式,望患者理解。

除了接诊发热患者外,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部分轻症患者和普通型患者提供诊疗和居家隔离指导。同时,开通网络和电话咨询热线,进行抗原检测和用药指导。针对目前部分药物紧缺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分拆包装方式来配药,最大程度上保证有用药需求的患者都能配上药。

在此,专家也反复提醒居民,无需大量囤积药物,请将有限的资源留给最需要的患者。

与此同时,冬季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流感、感冒、新冠等都可能引起发热。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接诊发热患者外,还承担着部分核酸采样及日常诊疗服务。

为了及时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目前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启动了老年人健康调查“一人一档”工作。据徐汇区天平(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祺介绍,目前该中心家庭医生已开展对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的排摸评估,主要排摸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病史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同时加大科普力度,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意愿。

此处之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大的一个功能是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转诊服务以及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比如,针对老年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健康指导,包括居家防疫指导和居家治疗指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