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又“到家”,这里的老人接种疫苗“贴心感”拉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通讯员 王镇涛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重症的重要手段。为了方便辖区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接种疫苗,近日,一支疫苗流动接种队走进了青浦区夏阳街道王仙村,专场服务、送苗上门、床边接种,一幕幕暖心陪伴的画面……以舒心服务提升民心温度,为老年村民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是采访中听到老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下午1点,记者来到青浦区夏阳街道王仙村疫苗接种点,老人们正有序排队,进行信息登记和疫苗接种。“您有没有慢性病?现在吃什么药?有没有过敏史?”医生正在对66岁的李宝弟老人进行身体评估。“我有肝硬化,不过最近已经好转,身体状况比较稳定。”李宝弟说。确认老人身体适合接种疫苗后,医生便指引他登记信息、并接种了第一针。
接种完疫苗的“老宝贝”们纷纷表示:“现在政策优化了,我们老姐妹几个人想聚聚,没打疫苗总归不放心,所以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决定一起来接种第一针,对自己的健康、也对别人的安全负责。”
“像我们这种老头老太,年纪大了,身体总归有点基础疾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避免我们感染后得重症。”“我今天来打第二针的,听说接种三针疫苗后预防重症效力高达90%以上,等时间到了我肯定要打的。”
“打个加强针,这样更放心一点”
前来接种的村民大部分都是“第三针”
同时,由于村里老人们思想上很早就建立了“接种疫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识,因此对于接种“加强针”也都十分积极。有了第一、第二针的接种经验,大多数老年村民对整个疫苗接种流程已经非常熟悉。
80多岁的周阿婆在家人的陪同下,很快完成了新冠疫苗第三针的接种。患有心脏病的她最初接种第一针时还有些顾虑,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周阿婆也逐渐消除了原有的顾虑。周阿婆说:“村干部多次上门科普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些患有重大疾病的老人而言,一定要尽快接种,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
77岁的沈海根也有话要说:“这次,我也打了第三针,仍然没有任何不适感,村里还车接车送,服务很周到,我也很放心。”王仙村村干部金婷说:“我们配备了三辆专车为老人接种疫苗提供接送服务,同时,还组织人员对未接种人群开展科普宣传,让他们应接尽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疫苗接种送到“床边”
卧床老人和家属们直呼“太贴心”
此外,夏阳街道始终坚持人文关怀,营造温馨接种的良好氛围,除了安排车辆免费接送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众外,还会安排医生上门为长期卧床的老人接种,用暖心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肯定。
“上门行动”前,村委会提前做好宣传,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沟通,开展预约登记,同步为待接种老年人配备一对一的志愿陪护。据悉当天,共为全村8位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送苗上门”的便利性得到老年家庭的支持和认可。
街道社卫中心的入户医生表示:“在上门为老年人评估、接种的过程中,老人们会比较关心自身慢性病接种后会不会有副作用,或者是不是在可接种的范围以内。我们会查看病历、用药情况,面对面诊断解释。接种后家属和一名志愿者也会陪老人一起在家中留观半小时,随行120应急救援车辆也会在规定车程范围内做好全程保障。”
通过广泛宣传、有序组织、贴心服务,这两天辖区内主动来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在渐渐增多。之前有顾虑的老人接种了疫苗后纷纷表示,“打针一点都不疼”“打了之后,我就放心多了”“开始是有点担心的,但志愿者宣传到位,又是全程陪护,让我安心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通讯员 王镇涛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