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实施一个月,改革政策累计惠及16534人次
2023-01-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2022年9月1日起,本市在浦东、黄浦、徐汇、静安、长宁、普陀、闵行、奉贤、松江9个区,试点开展婚姻登记“全市通办”,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受到市民群众广泛好评。自2022年12月1日起,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在本市16个区全面实施。改革4个月来,本市共办理婚姻登记40402对,其中,跨区婚姻登记8267对。改革政策累计惠及16534人次。据透露,下一步,上海民政部门将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做好准备。

婚姻登记“全市通办”突破“婚姻登记必须到一方户籍所在区办理”的规定,只要当事人双方是内地居民、且双方或一方是本市户籍的,可在本市任一区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全市通办”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程度便民利民,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需求的民生工程,受到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民政局着重从政策制定、婚姻登记机关建设、信息化保障等多方面夯实工作基础。

为此,市民政局提前制订《上海市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实施方案》,修订《上海市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上海市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指引》,统一了全市婚姻登记材料、流程等规范化工作规程,为全市通办工作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全市通办工作开始前,还向社会发布公告和《便民服务问答》。

本市17个婚姻登记机关深入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部达到国家3A级标准。组织全市婚姻登记员开展政策业务等方面培训,为全市通办工作做好人员、场地等方面支撑。

不仅如此,本市还研究制定了“互联网+婚姻服务”行动计划。完成本市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国家人口库、市公安人口库等信息库,实现与公安等11个部门婚姻数据交换。为适应全市通办的形势和要求,市民政局研究建设新版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于2022年8月1日正式上线。新版系统实现人脸识别、指纹认证、电子签名、婚姻状况一键查询、电子数据和档案管理等多项智能化功能。

各区民政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应急预案,压实责任,同步深化信息化保障,配备高拍仪、电子签字屏、自助终端一体机等服务设备,提升智能化水平。认真组织改革工作全员培训,持续按照行风建设要求严格依法登记,建立健全婚姻家庭辅导和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作风优良、依法行政、安全规范、服务周到、群众满意的婚姻登记机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