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疫的温情故事,在崇明这里不断上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危难时刻真的太需要身边人的帮助了,感谢!”“暖心的好街坊,为你点赞!”由于特殊时期药物紧俏,在崇明区堡镇解放社区,“老街坊”群内一个个邻里互助、携手抗疫的温情故事在不断上演。
◆ 缺药时邻居一呼百应送温暖 ◆
本轮疫情发生之初,买药成为棘手难题。“如谁家有退烧药是否可以提供给有需要的老街上的居民?”由于线上线下的药店出现了临时无货状态,而有些居民持续发烧不退,得知情况的解放社区党总支书记顾静在群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了这样的信息。
不多时,群里的两位邻居同时“跳出来”说自家有储备,可提供给发热的邻居解燃眉之急。顾静连连道谢,略显焦虑的情绪随之平复,如此般暖心的接力不是个例。
“有退烧药,送到居委会还是哪里?”“我家还有药,谁需要说一下。”出于安全考虑大家大多会采取“无接触”方式送上物资,往往求助后几分钟的时间,消毒酒精、温度计、抗原、退烧药,就会被消毒后放置在社区的公共区域。即便大家素未谋面,但在需要“帮把手”的紧急时刻,解放社区“老街坊”可爱可敬的邻居们彼此支撑,默默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在和病毒“正面交锋”的过程中,或许有焦虑,或许有担忧,但如今大家也都不再谈“阳”色变,能更加科学、理性地进行防护。
解放社区组织党员突击队,以网格支部、党小组长为首,不间断地奔波宣传,整理官方的“预防手册”“崇明区发热诊疗服务一览”“康复手册”“致崇明市民的一封信”等,发放给老街上的居民们,让大家多方获取专业信息,携手共渡难关。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和严寒天气,解放社区党组织全力做好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的联系服务工作,让老街坊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党员志愿队还上门教独居老人做抗原自测。“做完检测的垃圾扔哪里?不会做怎么办?”对于老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党员志愿队都会细致耐心地做好回答。
◆ “邻家女儿”成为老人守护者 ◆
老年人是此次疫情的易感人群,身为老街坊志愿者的谢凤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72岁独居老人陈玉美。在这特殊时期,热心的谢凤云主动帮老人送防寒物资、询问她日常身体情况。老人也表示自己会待在家中,不乱出门,不给大家添麻烦,也希望志愿者们保护好自己。谢凤云临走之时老人还不忘亲切地叫一声:“女儿下次再来哦。”
解放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暖冬行动送真情 党员走访暖人心”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来到困难党员余婕家中进行慰问。由于她重残、无业,社区党总支书记顾静详细了解她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情况,询问还有哪些困难,还需要组织帮助解决什么问题。“抗原试剂盒、口罩,这些都是当下最需要的,感谢党组织的关心,心里暖暖的!”拿到防疫关爱包的余婕开心地说。
疫情之下,邻里之间的互助友爱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点滴付出,让这场战“疫”中流淌着暖人的温情。一个贴心的举动、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及时的帮助 ,不仅展示了无私的邻里情、老街情,也是责任心的体现。
解放社区党总支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好最温暖的“保护伞”,“看好楼、守好门、管好人、尽好责”是所有党员群众的心声,他们让防控更有效、服务更暖心,“疫”路都有爱!进一步筑牢社区“管控网络”,系好“平安扣子”,当好“暖心人”,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