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的年轻人|寒冬里的90后急诊科医生,这一步白衣成甲薪火相传
2023-01-23 青年

诸炳骅(右)和同事抢救急诊病人。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深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急诊大厅外,闪烁着蓝色顶灯的120急救车一辆接一辆到来。“氧气!监护!上呼吸机!”声音略带沙哑的诸炳骅和其他医护一起,一晚上已连续参与抢救十多位病人。

今年年初,沪上各大医院的急诊就诊量一直处于高位。“这或许是最‘艰难’的一个冬天”,1990年出生的急诊科医生诸炳骅正经历着执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春节假期,他仍选择了负重前行,跟其他坚守的白衣天使们,坚定地扛下了重担。

  真正的短兵相接  

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年轻的诸炳骅真正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了。

“我1月初就阳了,发烧到39℃多,退烧后稍微休整了下,就迅速回到了岗位上。”诸炳骅是曙光医院团委委员,也是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他觉的“这个非常时期没啥说的,必须把阵地守好!尽自己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个病人”。

不过,从2022年12月开始的这场“战斗”并不轻松。随着感染人数上升,曙光医院东院单日急诊量超过1000人次。诸炳骅形容,自己的状态就像“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急诊大厅、抢救室、急诊病房、ICU,到处都能看到他急速前行的身影。

在急诊大厅,诸炳骅和所有急诊医生一样,常常被几十个前来挂急诊的患者包围着;而在护士站内,负责分诊的护士,一边咳嗽,一边快速回答着患者的提问。诸炳骅告诉记者:“一晚上常常要看100多位患者,忙得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谈喝水和上厕所。上班前尽量不喝水,这样能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下班时能一口气灌完一整瓶矿泉水。工作量翻了几番,压力确实大。”

当前的急诊患者中,大约八成以上是老人,病情比较复杂;很多感染者伴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慢性病等,感染后病情有所加重。“收治入院的病人中,主要包括有重症化倾向的,以及出现低氧血症、胸闷气促的危急重症患者等,我们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变化,第一时间采取救治的措施。”诸炳骅告诉记者,他并不怕辛苦,但是却盼着能尽快度过当时那波超负荷的高峰,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诸炳骅

  前所未有的团结  

连续作战一个月,诸炳骅感觉正经历着执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刻”。病人需求的激增和医务人员的“减员”像悬着的两把利剑,把每一个“急诊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抢救推车不够了”“心电监护仪不够了”……最严峻的时候,每位医护都会被“掰”成两三个人使用。不过,他也在这场“战斗”中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团结。

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一天24小时,急诊大厅都是人头攒动的状态,无论是抢救班还是预检台,医护们都在用跑动与病魔抢时间,步数不断刷新上限。在最紧张的日子里,诸炳骅耳朵却不断地捕捉到积极的声音。“护士长,我还能坚持!”“主任,我好了,回来报到!”

“科室主任王倩、ECMO组长欧阳洋副主任医师是急诊科抗疫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之一,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既要在高危的ICU管理重病人,查完房还要去处理留观病人,因为在他们眼里,病人永远是最重要的。而紧跟着的年轻人自然也不能拖后腿,科室青年骨干黎林、陈天阳、蔡静雯、周桢、吴琪琪、王之心、王倍倍等坚守在了急诊最辛苦的地方。”诸炳骅告诉记者,12月科室最艰难的时候,超过一半医务人员倒下,只要发烧退了,大家都自觉来上班。很多医生护士白天在病房上班,晚上还要去抢救室加班,常常一人身兼数岗。

这波感染来袭后,还有很多其他病区、科室的医护们纷纷赶来支援。急诊科收治床位紧缺时,很多科室二话没说接收了病人。同时,医院管理层面也在不断调整优化急诊收治方案,还在联系周边医院、对患者分诊分流……如此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这么多年诸炳骅还是第一次遇到。

正是这些来自身边的感动,让诸炳骅更体会到这份职业的责任与荣光——每一个普通医护固然力量微弱,但只要努力,都能点燃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无数火光汇集,必将成为照亮一个时代的火炬。他感触尤深:“身边的‘战友’让人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大家彼此依靠着在打这场仗!”

  穿过凛冬拥抱曙光  

感动,不仅仅来自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来自患者。

让诸炳骅感动的是,这一次遭遇急诊高峰,病人和家属对医护越来越理解,排那么长时间的队,吵架的很少。互相帮助,共克时艰,成为医患之间的默契。有的患者看到比自己年龄大的患者,也会主动让老人先看医生,自己默默排在了后面。

“体温39.8℃,快上呼吸机!”73岁的张老伯急诊入院已昏迷5小时,情况十分危急。CT检查提示:双肺炎性病变伴间质增厚,局部支气管轻度扩张;考虑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经过彻夜的急救,张老伯神志逐渐转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83岁的黄奶奶被120急救车送进急诊的时候,已经发热8天,血氧饱和度已经下降到80以下,经过紧急救治,黄奶奶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每当看到接受高流量吸氧的老人血氧饱和度迅速恢复正常,诸炳骅心底里都会松一口气。

抢救室内,灯火通明,市民张先生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母亲,眼角泛着泪光,“今年春节,虽然不能回家吃上团圆饭,但是感谢这群医护。”抢救室外,寒风凛冽,依旧有救护车闪着顶灯,不停地开来。诸炳骅一次又一次飞快地冲出去,抢救新送来的患者。

“急诊科给我的感悟是:有勇气直面生死,更懂得敬畏生命。”诸炳骅说,这与其说是一份职业理想,不如说是一种召唤。来自对病人苦痛的理解,也来自同事背靠背彼此依赖的信任,更来自身边领导、前辈的榜样力量,将火种赓续。

2023年的新年愿望是什么?诸炳骅说,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希望更多的人能快点好起来。虽然这场硬仗还在继续,但他相信,穿过这个凛冽的寒冬,春暖花开的时候大家一定能够拥抱灿烂的曙光。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