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开始在网上写诗,再次找回“思无邪”的真挚力量
2023-01-29 生活

诗歌及诗歌背后所传承的精神内涵在互联网上备受年轻人喜爱。图为2022中国诗词大会和人气UP主演绎《捣练图》。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B站、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掀起了一股年轻人的写诗潮,互联网让诗歌以越来越大众化面目呈现于世,写诗逐渐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年轻人为何爱在互联网写诗?相较于传统的“精英文学”,在互联网的语境下,传承千年的诗歌文化基因被再度激活,被解构、被重构。看似直白却暗藏深意的文字,道出了这届年轻人的独立思考和真挚情感。他们用诗歌思考人生,回归内心,探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照亮自己的生活。

【 传统的回声 】

  在“思无邪”中收获柔软的力量  

何谓诗?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实,热爱诗歌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基因里。诗词中,有生活的难,也不乏人情的暖;有失意的苦,也不乏顺意的甜。在诗词中,我们仿佛和司马迁经历了繁华落尽人世间的命运沉浮,与庄子坐着大鹏之背扶摇直上九万里,和李白醉过酒,陪陶渊明采过菊,与柳宗元栽过柳。在诗词中,我们能领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旷达,也感受到“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的深情,还能体会“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豪迈。

诗歌传统循着中国人的文脉一路流淌,无论是先秦的诗经,唐宋的诗词,还是曾经流行一时的三行情诗,万变不离其宗,真挚的情感是诗歌独有的魅力。对于众多爱好诗歌的年轻人而言,诗歌是反映现实的镜子,而透过这面镜子,能收获直面现实的勇气。

诗词达人、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陈曦骏既爱读诗,也爱自己写诗。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诗词的魅力和力量,陈曦骏坦言,“诗词用真挚的情感,给我一种柔软的力量。学生时代我性格比较内向,但是诗词让我逐渐收获自信。比如我很怕狗,但是我的工作不得不接触狗,我就用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鼓励自己。现在我每天都用诗歌记录自己对生活的见闻与思考,通过写诗重新看待生活中的挑战,获得治愈自己的力量。”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一句诗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歌的多面性让年轻人停止内耗,直面现实中的不确定,获得松弛感。

  在年轻人的诗里找到感动和沸点  

如果说诗歌是中国文化道统中绵延流长的一部分,那么互联网则成了诗歌作者和读者的桥梁。互联网上的诗歌,更像是年轻人与年轻人的对白,在这幅多元画卷中,可以窥窥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及自我探索。这些诗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核,诸如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容貌焦虑;年龄焦虑等。

参与互联网写诗的视频博主“老蒋巨靠谱”写下诗句,“人生是狂野,不是轨道,我有权利拒绝任何一种解法。”“老蒋巨靠谱”的人生轨迹也如同他的三行诗歌那样,从媒体从业者转行成为视频博主,拒绝一成不变的生活。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制作者,不能再以说教的方式,而是用情感或“埋梗”的方式引发读者的共鸣,再结合理性的思考。这届年轻人写诗,并没有过多的渲染,他们往往单刀直入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自己的状态和体验,思考个体和时代的关系。

在互联网平台上,年轻人的诗歌就像是熟悉而又特别的生活碎片,或是关于考试焦虑的诗意表达,或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诙谐调侃,又或者是关于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些口语化、直白的语句或许与传统诗歌不同,但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更加直击内心。究其根本,我们能体味到年轻人对回归内心的渴望,在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中、对当下时刻的描摹中,我们仿佛能隐约看到那个“思无邪”的诗歌源头。

B站上年轻人写的诗被编成了一本书。

【 Z世代的热潮 】

  从精英文化到暗藏深意的大众文学  

随着Z世代的声量日益壮大,互联网诗歌也在悄然“换装”。曾经的诗词是精英化的,在封建社会,文字本身就是一道门槛,而诗歌也并非永远纯粹,自古以诗博名者不在少数,寄情庙堂者希望用诗歌传递政治抱负的现象也向来常见。细细品来,我们的历史上有许多“为苍生呼号”“为社稷奔走”的诗人形象,他们的文字确实是为芸芸众生所作,只是,尚在文字这道门槛之外的芸芸众生何曾识得士大夫们的呼号?

这些问题或许有多个观察视角,但毋庸置疑的是,如今互联网上的诗歌正在被年轻人解构,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和真诚的情感畅快淋漓地书写着生活,我们的诗文传统在这种书写中存续,并且叫人意想不到地在互联网无所不及的触角中,更加彻底地走进人民的真实生活。在线上,你可能成为一个百万粉丝的诗歌博主;在线下,你也有可能像上海大学的曹再飞老师一样,把诗歌带到相亲角。

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不再囿于文字和认知局限的诗歌形式,总会有无数种方式走进人们的心扉,互联网只是为它插上了翅膀。在互联网上写诗,将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愤懑不平,在朦胧的诗句中直抒胸臆,不必有所忌讳,也不用担心被过度解读。00后田同学喜欢在互联网上写诗,当问及原因时,她说道:“我很喜欢文学,但是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何诗词欣赏总是有标准答案。我希望写的诗歌是表达我独立思考,不是为了写诗咏志,也不是为了写诗得个高分。”

年轻人在“思无邪”获得柔软的力量之余,还为了寻求一种证明。在“网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看来,写诗是一种证明,证明我是“一个精神的存在”。也许写诗是一种自我拯救,可以将自己从平庸、从被遗忘中拯救出来。年轻人追求独立和个性,诗歌也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