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从医50年以上,8位医界泰斗荣膺“医德之光”选树人物
2023-02-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我认为医生,首先要修医德,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要想尽办法解决病人的痛苦,去拯救病人的生命,要怀有仁慈的医者之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鸿利说。

2月23日,上海第二届“医德之光”“医德楷模”选树活动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王鸿利等8位80周岁以上、从医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医界泰斗荣膺“医德之光”选树人物,王育璠等15位医务工作者当选“医德楷模”选树人物。

86岁的王鸿利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也是中国检验医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医学专业创始人之一,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他专注“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勇闯“玻璃人”手术禁区,带领瑞金团队为血友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护航,行医近60年,他真正做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

百岁高龄的她依旧坚持每周坐诊,“为患者而医”是她不变的追求。102岁的朱南孙则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大师,她是中医药文化长城的修缮人和保护者,参与创办上海第一个独立建制的中医妇科,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她出身中医世家,悬壶济世八十载,接诊患者百万人次,为诊治妇科疑难病症,她建立了“朱氏妇科”特色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89岁的刘嘉湘教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国医大师。他是我国中医肿瘤学科创始人,中医“扶正治癌”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开创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新局面,他以“扶正法”治疗晚期肺癌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准;他治学严谨,真情对待患者,他常说“中医药能治疗肿瘤,我们要有唱主角的信心和勇气”。

本次“医德之光”“医德楷模”选树活动还产生了15名“医德楷模”,均为一线岗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主办。 “医德之光”“医德楷模”是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职业道德的崇高荣誉,通过奖励本市卫生健康系统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和团队,树立医德楷模、彰显行业新风,是对“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务工作者医德风范的崇高礼赞。

1.“医德之光”选树人物入选(8人,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鸿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南孙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刘嘉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汤钊猷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巫善明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李国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欧阳仁荣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俞 瑾

2.“医德楷模”选树人物入选(15人,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序):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育璠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石向东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朱  兰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

吴  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  毅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所

沈  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张  炜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张长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张陈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俞卫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顾  耘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钱文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符伟国

上海市胸科医院

韩宝惠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程克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