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青年艺术家?上海乐队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
2023-02-2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中外文化交流正在迅速复苏并日趋活跃。由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团一院跨洲联手创办的上海乐队学院(简称SOA)近日宣布,学院将与由香港管弦乐团和香港演艺学院携手成立的“管乐精英训练计划”(TOA)青年乐手开始互访交流,同时,SOA学生将分批前往国内职业交响乐团进行实践演出,纽约爱乐和柏林爱乐等世界顶级名团的来沪线下教学也将正式恢复。记者还获悉,乐队学院的“合作伙伴群”中,又新增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疫情对于传统演艺行业的冲击,让我们意识到青年乐手在舞台外,还需要更多综合素养、发展空间和志同道合的同龄合作伙伴”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第一个探索乐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机构,学院现在“不仅仅是恢复如常”,而是增加了很多“自选动作”,“我们已经陆续启动沪港以及中国-新加坡的青年双向交流培养,锻炼他们的国际间流动适应能力,培养领军型乐队人才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SOA的国际视野。”

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

  // 重启后,SOA一路狂飙 //  

从2020年开始,和所有的学校一样,SOA只能在疫情反复的时期,选择线下、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努力创造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加入上海交响乐团等大乐团的演出,积极开展线上合奏音乐会,但确实,SOA引以为傲的、量多质高的国际平台锻炼机会,以及世界一流乐团的面对面指导,受疫情影响暂停了。”何大耿介绍说。

2022年年底,随着中国实施新冠“乙类乙管”政策,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国际间交流在迅速恢复。作为原本就是采用国际交流办学模式的SOA,更是一路“狂飙”,香港管弦乐团成为学院重启首批互访的合作伙伴。作为学院的实践合作平台之一,上海乐队学院在过去的几年里先后派赴学生前往香港交流,而香港管弦乐团联合香港演艺学院在2021年底也成立了“管乐精英训练计划”(TOA),他们非常看重和SOA之间的交流——仅在上半年,沪港青年就将完成4月、6月两次交流,SOA的学生将加入香港管弦乐团的乐季音乐会中,“香港方面一共开放了3场音乐会给SOA的学生,包括分量极重的闭幕音乐会;他们甚至开放了管乐的名额给我们,业内人士都懂,一场音乐会中管乐声部多以独奏为主,一旦出错,都能听得出来,它不像弦乐可能还有‘队友掩护’,所以,所有乐团对开放管乐名额,都是慎之又慎。”

2016年,香港管弦乐团全团抵沪,在乐团时任音乐总监梵志登的指挥下,上海乐队学院全体学生坐进乐团同台排练交响乐作品

开放管乐,是香港方面对SOA学生实力的认可,而TOA首批学生的首个交流平台也选择了SOA,则是因为这两家名团高层,在青年人才培养层面的战略布局和视野方面的不谋而合。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介绍,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团队精神和职业精神上佳,从乐队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国内外职业交响乐团中的口碑非常不错,“他们被认为和乐队及指挥合作顺畅,能迅速融入工作氛围、调整状态,并且善于进行团队合作。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不是光为他们解决演奏的问题,更多的是为了解决他们一个职业习惯的培养。”

  // 沪港青年交流培育国际视野 //  

上海乐队学院大提琴二年级学生郑舒颐即将前往香港进行交流

抵达上海的TOA学生,将被安排和SOA的学生一起学习、参加上海交响乐团的乐季演出,《博特斯坦演绎科普兰》中,TOA的三位青年乐手姚咏瑜(中提琴)、梁卓恩(大提琴)、温子俊(单簧管)都将登场。业余时间,他们会被安排感受上海的风土人情、文化氛围,并和上海方面的青年一对一交流,“处成朋友”。前往香港的SOA学生周燕妮(小提琴)、郑舒颐(大提琴)、朱挹语(圆号),也是类似的安排。

“疫情期间国际交流暂时中断,我们却反而更感觉到了‘音乐无国界’的可贵,音乐是最能弥合裂痕、减少分歧、团结人类的艺术形式,也因此,青年艺术家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要有国际视野,”周平说,音乐家都有“候鸟”属性,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游走,“如何快速理解当地的文化,融入当地的音乐氛围,尽快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是一门大课题。艺术它本来就是一个交流性很强的一个‘品种’,跟其他的学科不太一样,它与生俱来就具备互动性和交流性,所以我们安排年轻人们自由相处,看他们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

“除了音乐造诣的提升,我期望这种交流能够培养他们与不同人士合作的技巧,学会应对环境的转变,带来正面的作用,提升个人及艺术素养。”香港管弦乐团行政总监何黎敏怡说。

何大耿也表示,除了音乐上的交流、业务上的锻炼,双方特别注重的其实也是文化活动,“我们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是,让内地的年轻人多了解香港的文化,也让香港的年轻人多了解内地的年轻人是怎么样生活和思考的。”他们都认为,音乐终究是一门需要触达内心的艺术门类,青年人们之间在音乐、艺术、文化、生活、思想等各个层面碰撞、交融,“既可以帮助提升他们在不同文化之间游走的能力,更深入地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从最务实的角度来说,也能帮助他们更习惯于在风格迥异的各大音乐机构工作,快速扎根。”

2023年,SOA的国际交流将更频繁,在沪港学生交流之后,SOA和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的青年互访交流将接踵而至。同样是华人社会,近年来也有不少SOA的学生是从杨秀桃音乐学院慕名而来,并有着不错的就业成绩。“作为立足以国际化、职业化闻名的上海交响乐团的上海乐队学院,期待培养的是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音乐人才,同时,我们也期待我们的培养方式具备国际视野。”何大耿说。

  // 打造青年人才锻炼新生态 //  

恢复如常,是疫情政策调整后全社会的期待,但上海乐队学院方面表示,希望秩序恢复如常,却不希望培养人才的思路还“如常”。“我们期待有更创新的东西,”何大耿说,SOA的创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它应该时刻不忘创新,应该一直有示范引领作用,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品格。”

除了努力让学生更具国际视野,上海乐队学院还期待能有更多的“领军型乐手”出现。其实,从SOA毕业的学生都很优秀,他们不仅仅是能够考取某某乐团——首届SOA毕业生巴桐成为上海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第二届毕业生王轩宇是广州交响乐团长代理首席,七年来,上百位毕业生走出上海乐队学院,职业乐团就业率90%,其中有21名毕业生在各乐团担任声部首席等乐团重要演奏岗位,在上海交响乐团中,就有30名乐手来自上海乐队学院。

周平认为,上海交响乐团这样的“用人单位”,极度重视青年一代的培养,“从长远发展来看,需要梯队培养,整个行业需要一代一代年轻力量的不断介入,才能避免它变成一个垂暮的老人。”所以,乐团除了倾力打造了SOA这样一个平台,还打造了包括“青鸟计划”在内的多个青年艺术家锻炼渠道,“青年人是需要锻炼的,我们就是在提供这样一个全角度、立体式的锻炼生态。”

确实,古典乐在中国焕发第二春,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正是年轻一代的迅速崛起。他们在尊重传统、尊重权威的同时,也希望站在巨人的肩上,书写自己在新时代该有的一章。正如上海乐队学院创始院长、著名指挥家余隆每一次毕业典礼上,都会对不同的年轻人所说的那一句:你们的使命就是把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薪火相传,让我们的队伍更壮大,影响更多人,为世界创造更丰富的文化价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