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面,是人与社区的共生
2023-03-19 生活

北宝兴路624号的“%莘荟”。本文摄影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城市更新的铿锵步伐中,老厂房的改造与市民日常生活的联系多少有一些微弱。构成城市温度基底的一定是一个个街区,不论建筑还是街区,它都是一个活的机体,更新建设者必须从街区“主人”的真正需求出发,来凝聚新街区的活力。

对此,位于北宝兴路624号的“%莘荟”,昔日冷链仓库变为社区商业,上海百联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百联资控”)以自身经验走出了一条从“厂”到“场”的探索之路:因地制宜按照场所个性,进行功能和建筑艺术上的重新诠释,提升地块的商业价值,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并以小而美、温馨精致的体验式场景消费为主打,融合了相关生活配套,从历史的折痕里展开当下生活的新舞台。

青年报记者 冷梅

  从“厂”变“场”的区域升级  

上海静安区北宝兴路624号,距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仅700米,一片安静的老冷链仓库厂房被三面居民区包围着,掩映在绿树浓荫里,也似乎被遗留在了旧时光里。这里曾经是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往日里井然有序的生产劳作场面随着工厂仓库的停工搬迁而戛然而止。

厂区内共10幢老建筑,这些老建筑不光承载了工人们的集体回忆,还蕴藏着过去热情洋溢的生活气息,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走过那个时代的人,一定会有特别的感受,每条道路、每个车间都可以牵出一段浓郁芬芳的时光记忆。

“%莘荟”商场一景。

在这片厂房的四周,是一片密集的居民区,再往西过了南北高架则是北上海热闹的大宁商圈,喧嚣的人流、车流,烘托着这片土地滚烫的价值。如果说老厂房改造是历史留给城市建设的一张试卷,那么这一次,则是集百联资控同仁之智的最佳答卷。

通过此次改造,这片闲置的厂房彻底“改头换面”,蜕变为面向社区消费者集生活集市、餐饮娱乐、儿童亲子、健身医美、运动休闲和社区服务功能,融便利、服务、体验、社交为一体的现代家庭全生活舞台。商业、办公、长租公寓的多元业态将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为老厂房激发第二次生命力。

曾经,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是城市民生工程的一枚闪亮勋章;如今,它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改造愿景重新登场,并作为“%莘荟”的首个旗舰项目,就像一把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随着活力而优雅的城市节拍,拥抱未来的大门。

百联资控为其社区商业产品线起了一个动人的名字——“%莘荟”,一个链接着人与人的社区交流空间,一个亲子宠物友好的生态立体街区。在这里人人都会互相问候一句:“幸会!”

  融合创新的活力生活舞台  

如何将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商业场所植入庞大而封闭的冷库厂房?“%莘荟”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百联资控围绕着“打造创新实体的社区体验式商业、满足社区需求的公园式邻里街区、多样化的空间形式赋予都市社交新体验”这些改造目标展开研究,细致梳理了项目改造的三大策略。

首先第一个策略是开放,激活与城市生活的联系。项目既有的建筑与工业遗存丧失了它原本的生产功能,想要激活它,就必须将当代公共空间和生活重新引入到已经丧失功能的旧建筑中,使之重新具备活力和价值。

策略二是介入,重塑建筑的空间架构。既有建筑改造通常需要面对历经岁月模糊而复杂的建筑状况,在设计中还应发掘和提炼建筑的空间潜力和标识性,通过简练而有力的手段将空间阐明,给建筑一个空间结构和认识上的“骨骼”,使之空间真正为当代生活所用。

策略三是利用,挖掘建筑的空间潜力。老厂房通常具有有别于日常建筑的尺度和形制,对于这些特点的有效利用既是一种集约空间资源的手段,又可以增强空间的识别性和特征。

在具体的空间改造上,则围绕“开放、连通、立体空间”三个要素做“加减法”。“开放”,即打破外墙,将原来封闭的仓库内场向城市开放,作为社区的活动广场,将场地内各种类型的室外堆场改造为引人驻足的活动场地。“连通”,就是创造廊道空间,将场地内与室外空间相连,形成可漫步、可逗留的开放式步行网络。“立体空间”,则是将主体建筑的二层作为开放性邻里集市,与地面层的步行空间构成互动、立体的邻里中心。对建筑体量局部进行拆除,通过重组场地,创造开放空间,在低层形成穿越式动线,提供穿越式街区体验。

冷库变为办公区域,外围的零散建筑改造成长租公寓。在过去,老厂房只需要满足生产功能,如果增加商业功能,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必然增高。设计师结合建筑的结构体系,有机拆分核心大体量,同时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中庭或院落,引入大自然采光和景象,让空间更具灵动生机。

改造后的北宝兴路624号。

在外立面的改造上,满足功能后尽可能保留原有立面,采用黑色钢板、金属网、涂料、超白玻璃材料,既不抹去原有厂房的工业风貌和场所记忆,又以最集约高效的方式打造标识性沿街立面。

相比shopping mall式的大型购物中心,社区商业就是一个创造具体、真实、可感受幸福指数的小而美商业体。对社区居民而言,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又因为邻里间的互动生出更多的社交属性。

非常有趣的是,原本家门口的废弃工厂如今变成了品质生活的舞台,曾经的机器轰鸣声切换成了悦耳的生活进行曲,曾经一代人辛勤奋斗的地方变为活力四射、热情洋溢的“家门口好去处”。从“老工厂”到“生活场”的蜕变,恰恰是时代赋予生活的美好一面,沉寂的老建筑“苏醒”过来,再次挤入时代洪流。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