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再见徽因》在沪上演,观众中还有他们……
2023-04-0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视频

旋转舞台上,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共同品读着上世纪三十年代冰心创作的小说《太太的客厅》,拉开了话剧《再见徽因》的序幕。

3月31日至4月1日,话剧《再见徽因》在上音歌剧院歌剧厅成功上演,众多青年观众感受到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文人风骨。

《再见徽因》用 “太太的客厅”“流亡岁月”“走进新时代”三幕剧情,将林徽因成年后的人生做了阶段性总结。从1931年27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北京居所每周举行的名流沙龙“太太的客厅”作为故事发生的主场景展开叙述,在充满诗意的舞台空间里,选择了第三方视角,通过与林徽因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三位男性的对白,将林徽因人生的喜与乐、苦与难、明与暗娓娓道来。她有为女子的儿女情长,有为妻的厮守陪伴,有为人友的坦诚相待,有为诗人的自由浪漫,有为学者的敏锐坚韧,有为人师的循循善诱,多样的人格魅力造就了本剧的主人公。      

演出后半段,林徽因不顾重病与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设计新中国国徽,提出北京城市建筑保护和改造方案,这些林徽因所经历的人生都是话剧《再见徽因》所聚焦的,让观众在凄美爱情故事中感受到一个完整、立体的林徽因和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骨。         

这部话剧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张亦唯来说有着特别的情愫,因为妈妈特别喜欢林徽因的文字,家里摆放了不少和林徽因有关的书籍,张亦唯也从林徽因的身上看到了女性的独立与自由。观看了首演场《再见徽因》后,梁思成、林徽因对建筑的认识,对古建筑保护的坚持让张亦唯感动。作为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小叶子”,她觉得当代大学生也可以从前辈身上汲取新想法和创造力。

因为专业和兴趣,同济医院医保干保办副主任李少辉来到了话剧《再见徽因》的现场,“2021年我已经了解到这部话剧,因为忙于抗疫,并没机会到现场观看。另外我研究的是嗓音医学和嗓音艺术,时常会进剧场观看各类演出。”

观摩了整场演出后,李少辉感受到三个关键词:专业、执着和奋斗。“从编剧、演员到舞美、灯光等都彰显了专业性。而从演员演绎林徽因的一生中,能看到他们一代人对古建筑保护的执着,也看到了奋斗精神。不管是前辈,还是如今的我们,能在专业领域或兴趣爱好上脚踏实地、永葆初心,是能奋斗出一定成绩的。”

该话剧由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演出出品、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荣誉出品,上海久事演艺有限公司等主办。主办方久事演艺表示,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聚焦时代精神。林徽因将一生献给了中国建筑学术事业,是知行兼具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她的理想与成就源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热爱和自豪。通过话剧的表演形式,能够把更丰富、更立体的林徽因呈现给观众,细腻还原那个时代的记忆,是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