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优秀青年教师在网红打卡地讲课,《光启讲堂》明日上线开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电影〈满江红〉该怎么看?》《社恐能改变吗?——人与人该怎么相处》《从炼金术师到现代化学诞生》……这些由优秀高中青年教师在网红打卡地——徐家汇书院上的课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4月7日起,系列公开课《光启讲堂》将正式上线,来自徐汇区的优秀青年教师将化身“阅读推广人”,以公开课形式,创新展示校本课程建设成果。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造五育融合新样本,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图书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策划推出了《光启讲堂》系列公开课。对照新课标和教育现代化建设蓝图,徐汇区教育局遴选了一批各具特色、覆盖多类学科的优秀高中青年教师,让他们化身“阅读推广人”,以公开课形式,创新展示校本课程建设成果。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刚介绍说,《光启讲堂》不仅是打造一扇教育创新的公共传播窗口,更将推动一场“走出校门”的读书活动。
《光启讲堂》首堂课《电影〈满江红〉该怎么看?》由南洋中学政治教师刘铭、历史教师刘晖、地理教师娄俊啸联合主讲,三位老师三年前就在南洋中学开设了“三人谈”政史地融合课,深受学生们欢迎。此次在《光启讲堂》开讲,他们结合最近被热议的电影《满江红》,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多角度分析,平等亲切,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南洋模范中学美育教师范依琳则带来了一堂关于“社恐”的课,她介绍说,美育课是南模中学自1985年起就开展的一门跨学科特色课,涉及心理、礼仪、情感、艺术等,“社恐是这几年提到比较多的一个词,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分享,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钻石法则,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首批课程中,还有多位优秀教师亮相。
参与《光启讲堂》的老师们表示,公开课为自己带来了对课程创新的深度思考。南洋中学刘晖、刘铭、娄俊啸三位老师坦言,能在徐家汇书院这样的场所讲课很有兴奋感,而参与公开课的过程也很有“节奏感”,一线教师作为实践者,在讲课中掌握的节奏感提升了与各类学生真切、有效交互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无法被替代的“最闪耀的专业能力”之一。
徐汇中学张德贵老师表示,参与学生在课后纷纷表示“没想到老师这么能讲故事,和平时一直盯着默写化学方程式不太一样”,学生们在公开课上交流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也颇有获得感。
系列公开课的校园传播,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南洋中学高二学生刘司晨和张睿扬都表示,这次“特殊的公开课学习”让自己有了跨学科的视野,更让自己有兴趣开展更有深度的阅读和思考。
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介绍说,公开课上线后,徐家汇书院将会设有一面主题为“徐汇高中教师正在读的书”特别书墙,将《光启讲堂》18位主讲教师们推荐的18本不同领域的实体书进行展示,并附有教师撰写的推荐语和系列公开课的二维码。
据悉,4月7日起,《光启讲堂》系列公开课,将通过上海广播话匣子新媒体矩阵、阿基米德App、徐汇教育、徐汇文旅等新渠道播出,上海新闻广播《海上畅谈》节目4月8日20点播出。未来,每两周将上线一堂精彩公开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