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导学生与专业院团碰撞,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为何能火?
2023-04-0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没想到沪剧还能这么演!”这几天在中国大戏院上演的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火了。这部戏让很多老戏迷和新戏迷大为惊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2019级戏曲导演专业毕业生们与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专业演员的一部合创之作。00后青年人把无厘头、漫才和热舞加入剧中,由专业沪剧演员完美呈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戏曲创作机制。

上戏戏曲学院2019级戏曲导演专业班主任吴汶聪和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是这个剧目的主要推动者。在昨天《假如我是状元郎》的研讨会上,华雯表示她原来55岁就可以退休了,但领导让她再留任5年,而这5年她主要的精力就放在推动沪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这时吴汶聪老师正好找到她,谈起戏导班的同学要排一出沪剧毕业大戏,想和专业院团合作,她当即就同意了。“过去都是孩子们学我们专业演员的戏,但是我想孩子们也需要积累,他们有一个自己原创的戏很不容易,我们专业院团应该支持。”华雯说,“对于我们专业院团来说,这次是帮了戏曲学院学生一个忙,其实也是给了我们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青年演员有了自己第一部原创试验性的剧目,还让地方戏曲舞台有了实验性的剧目。未来的戏曲是属于青年人的,我们不希望整个行业变成自娱自乐,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进来。”

上海戏剧家协会顾问沈伟民表示,过去戏导班学生的毕业大戏都是在学院大门内完成。这次大门打得很开,走进了专业院团,由学生与专业院团专业演员们共同完成。这是一种双赢,这种双赢对学院培养人才,对戏曲院团如何寻找突破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此次《假如我是状元郎》在创排机制上的创新也得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戏曲学院原院长郭宇教授的肯定。他说,过去虽然不想“关门办学”,但也被迫关门办学,这一点对导演系的学生来说体现得最为明显。因为“平地起坡”是很难的,没有什么专业院团愿意给学生来作尝试。结果只能找其他戏曲专业同学来演毕业大戏,学生走了,戏也就凉了。很多导演系学生到外面拍戏,最多都是做小品导演,没机会排大戏。而这次宝山沪剧团愿意加入合作,帮学生们完成《假如我是状元郎》,这是需要胸怀和眼光的,这个机制可以大大发扬光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