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要去书店……”这家未开业的书店门口满是读者留言
2023-04-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昨天来到位于伟德路上的悦悦书店,发现和前几天相比,围挡上的留言越发地拥挤了。有年轻人为了找一块“空白”,跳起来在围挡的顶端写了几个字,细细一看正是“谁能比我高”。而在这行字的下面,有人写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填空题:告别标准答案。”

悦悦书店将于4月23日这一天老店新开,书店装修使用的围挡已经被各种读者留言填满。“人生总要去书店,就像山西人每天要吃面。”这句一定是老家山西的读者写的;“树梢在摇动,我在书店呆了一个下午。”似乎有一点伤感。“人生总要去书店,黄金屋中觅箴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跬步践行千里远。”这应该算是上千条留言中相当有文采的了。

二三十米长的围挡几乎已经写满了。书店负责人罗红要求工作人员再贴新纸上去,确保每个想留言的读者都有自己的“领地”。罗红对记者说,他们将书店围挡设置成读者留言墙,除了有推广和引流的考虑外,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做一次读者调研。看看现在读者都在关心什么,想读哪些书,对书店有哪些期许。这些调研比搞网络调查更直接更客观,因为留言者都是路过书店的人。

从这些留言来看,罗红得出结论,这书店周边的读书氛围很浓郁,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很强烈。而且读者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他们的生活也十分丰富,而且充满诗意。“这就等于给我们提供了一幅读者的精神画像。而且这些人都是走过路过书店的人,这让我们以后为他们服务可以更为精准。”书店开张之后,留言墙的内容将得到保存。而书店还在与创智天地商讨未来开辟专门的留言墙,加强与读者的互动。

罗红和她的伴侣都毕业于复旦大学,2001年他们在复旦北区开出第一家书店,后来又复旦南门外开了著名的志达书店。现在新书店搬到了复旦大学东侧,更名为“悦悦书店”。罗红说,新名字源自女儿的名字“悦悦”。

20多年兜兜转转,他们从未离开过复旦区域。为学生选好书,给他们提供一个优质的阅读环境,这是罗红始终未变的想法。罗红告诉记者,此次书店迁址伟德路,辐射人群除了复旦学子,还包括周边居民,他们将增加复旦这个文化高地的辐射面,为更多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

据了解,悦悦书店正和大学路运营方策划“大学生阅读节”,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张当天启动,力求把书店打造成“第二课堂”。“实体书店作为开放式学习平台,是网状、多对多的。期待与多方力量分享、共创,打造一个‘我们的书店’。”创始人罗红说。

  == 对话 ==  

青年报:怎么会想到策划一个围挡留言墙的活动?

   罗红:主要是想着在书店开业前跟大家有一个深度的互动。初来乍到,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告诉大家,这里即将开出的是一家书店,装修期间给周围的邻居带来不便,非常抱歉。

其次,也是想通过一个比较好玩的方式做一个用户的调研,搜集用户的反馈。看看大家对新书店有什么期待,有哪些可以结合的创意。当然,也是提前为书店做一个小小的广告,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和需求,方便随时跟我们互动交流。

青年报:你讲到通过留言板进行读者调研。通过现在的留言,你能画出怎样的读者画像?

   罗红:隔三差五就会来看大家的留言,每次来都有新的惊喜,我把很多好玩的留言分享在朋友圈。留言里有为自己和朋友送祝福的,有分享自己阅读感受的,也有像插画师一样创意涂鸦的……我们基本上保留了原生态的样子,通过满满的留言墙能看到,大家的精神生活很丰富、多元,这也增加了我们开好书店的信心。开业后应该会将围挡保留下来,可能会在书店里展出一部分,欢迎大家回来寻找回忆,看看自己留下的印记。

青年报:新书店会有什么变化?

   罗红:我们在复旦开了22年书店,从北区到南区到东区,从校园内搬到了校园外,变得越来越开放。希望通过这次入驻大学路商圈,能够把出版社的图书资源、作家资源和高校的名师资源、活动资源等,辐射到更广大的读者群。同时,也希望通过和各方合作伙伴的携手合作,一起整合和共享资源,共创一个书店和阅读的平台,为读者提供更丰富和精彩的文化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