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奋斗|陈宝智:让更多的绿色核电点亮万家灯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在“两弹一艇”以来最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人自己的核电建造技术体系正走在世界前列。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宝智和千千万万名核电建设者,用多年的兢兢业业,书写了迈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故事。
// 50℃高温作业,磨练出真技术 //
1991年,大学刚毕业的陈宝智,入职中国核建旗下成员单位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不久后便主动投身国家战略需要, 不远万里奔赴巴基斯坦,参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工程建设,担任一线施工队技术员。项目位于柴尔沙漠边缘,气候干燥,沙尘暴频发,夏季最高温超过50℃。
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陈宝智扎下根、安下心,在摸爬滚打中学习、实践核电建造技术,一呆就是四年。回国后,陈宝智来到我国核电建设的摇篮秦山核电,参与秦山三期核电建设。
众所周知,上海市的用电绝大部分来自秦山核电站,年轻时陈宝智也为点亮上海的万家灯火做出过一份贡献。当时,他在项目部担任质保部经理。回顾在秦山三期的经历,他深情地说:“我国核电建设经历了跟跑、并跑、领跑三个阶段,当时还是在跟跑阶段,跟加拿大人学技术,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在消化吸收,形成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核电建造技术体系。”
当被问到他参与核电建设最大的体会时,他坚定地说:“一定是核安全文化,安全质量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我们时刻牢记‘四个凡是’,打造精品工程,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陈宝智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而薄发,在中国核建系统内一干就是30余年。
“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从‘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建成,实现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到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福清核电站等世界核电主流堆型核电站建设;再到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名片’闪耀全球……一路走来,我倍感荣幸。”言谈之中,作为核电建设老兵的陈宝智,展示出大国核电建设者特有的自信和自豪。
// 让中国核建“国家队”站在世界前列 //
2021年,已经在核工业领域奋斗了30年的陈宝智,成为中国核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此时的中国核建,已经在核电领域深耕30余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保持核电建造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让这支“国家队”保持并提升世界一流水准,是陈宝智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深思熟虑后,他带领党委打出了一套守正创新的“组合拳”:安全织网行动、统筹核电市场布局、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新胜势。
“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逾越的红线。”陈宝智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走进上海中核科创园中国核建总部,电梯间、楼道走廊乃至工位、电脑屏保,安全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责任、安全、创新、协同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有两个字就是安全。安全是我们每一名核建人的入职第一课和日常必修课。”陈宝智说道。为夯实安全工作,中国核建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织网”行动,由班子成员带队,对所有项目进行拉网式“四不两直”检查,用心保证核电建造安全。可以看出,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核建刻进骨子里的一种文化。
与安全一样,创新同样是刻在中国核建骨子里的基因。“我们现在很多项目实行的是模块化施工,土建安装一体化交叉作业和群堆建造管理,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效。”前不久刚刚在浙江三门主持完核电项目管理专题研讨会的陈宝智如是说,“这样可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期更短、造价更低、质量更优。”
2022年8月23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工程——漳州核电2号机组内穹顶提前成功吊装,中国核建创下了“开顶法”实施前提下“华龙一号”单台机组从FCD到内穹顶吊装工期最短的新纪录,标志“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核建承建的“玲珑一号”“国和一号”等核电机组建设也相继实现了建造技术的新突破,多个关键节点均提前实现。陈宝智还对比了中国核建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传统核电强国在同堆型核电建造上的工期差距,中国核建遥遥领先。
“我们已经掌握了华龙一号、高温堆、重水堆、快中子堆、CNP、M310、CPR、EPR、VVER、AP1000、CAP1400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建造管理模式和经验,可同时承担40台组建建造任务。”技术员出身的陈宝智,谈及中国核建的核电建造技术如数家珍。他表示,中国核建参与了所有国内所有已建和在建的核电站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核电机组达83台(其中,60台己投产运营,在建23台),是我国核电建设的绝对主力。
去年3月,中国核建在上海举办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线上特别活动——中核集团工程建设主题日,以多语种面向全球立体展示我国核电工程建造实力,解锁国之重器的建设密码,为全球工程建造领域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潜能,在海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安全发展核电。可以预见,我国核电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陈宝智表示,中国核建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随时服务和保障国家核电建设发展需要,也一定能够让更多的绿色核电点亮万家灯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