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3-04-18 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总书记对青年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通过讲话、回信等形式,对青年人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首先,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马克思主义者十分注重对“处于人生发展特定年龄阶段的、作为生产预备队”的这一特殊群体(即青年群体)的观察,他们从社会关系的层面对青年群体的本质特征、青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并认为青年在社会发展和革命事业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恩格斯从革命性和时代性上阐释了青年的本质,看到了青年工人这支革命力量是“阶级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列宁认为,做一个青年团员,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和精力全部贡献给公共事业”,“在这样的工作中……培养成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在列宁看来,青年人应当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课堂内的书本知识和课堂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唯有通过躬身实践才能将自己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特点做出精准的概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青年人和青年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导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遵循。“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向全体青年吹响的集结号与冲锋号。

其次,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继承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善于引用古语勉励新时代的青年朋友。他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古语,勉励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有责任担当,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告诫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古语,教育青年要学好本领,善于实践,注重知行合一;引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等古语,激励青年要锤炼意志砥砺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提供了丰沃的精神土壤,这些论述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即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磨炼意志品质,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学习苦练,崇尚创新创造;投身社会实践,注重知行合一。这些论述概括起来,就是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12个字。

再次,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植根在党的青年工作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历程中,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毛泽东将青年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并将(祖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的身上。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青年这支“先锋队”要发挥“带头作用”,“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他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明确了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有自己的系统的工作,同时又要受各级党委的领导”。邓小平认为,“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他曾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高呼:“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青年万岁!” 江泽民指出,“要努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将其作为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的总体规格。胡锦涛指出:“广大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

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如何认识青年、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如何发挥青年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新时代青年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全社会要始终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要为青年人提供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绘就实现梦想的光明前景。在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青年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文系2022年上海青年工作课题“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基本要义与实践进路”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涂 皘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

编辑:梁文静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