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上海动物园唤你来给动物展区微改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今天是全球第54个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月22日,“发现自然美 同建动物美好家园”2023年世界地球日活动在上海动物园举行,青少年代表在现场倡议:关爱动物,文明游园。
现场科普、艺术互动收获高人气
世界地球日活动始于1970年,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今天上午10时,2023年地球日活动正式举行。舞台上节目精彩,舞台下,活动有趣,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参与。
来自上海动物园的饲养员金子敏,为大家带来了科普讲解秀《老虎屁股摸不得》,用武术和评书的方式让大家重新认识百兽之王的威名。上海动物园展台前人头攒动,“人体彩绘”“人偶合影”这两项最受游客欢迎,工作人员用环保颜料为游客绘上漂亮独特的涂鸦,让游客闪亮全场。展架上动物科普系列图书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动物园在动物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工作中取得成果和案例,参与互动的游客有机会获得这些精美的实体书。
各类博物馆也都来助力。儿童博物馆展台的主题是“植物种子”,完成“种子宝宝找妈妈”互动游戏,将种子和植物成株配对,就能获得多种绿植盆栽和种子实物。艺术品博物馆带来了3项世界知名文化项目互动体验:波兰琥珀树制作、俄罗斯戳戳绣、土耳其湿拓画。
不同的环保组织、社会团体带来了丰富的互动体验。根与芽环保组织展示了其各项环保项目和成果,参与互动游戏的游客,还能获赠送各色科普小礼物。百家游学会的观鸟趣味游戏,用实物和图集向大家展示鸟类的生境、生物特点等各种鸟类百科知识。“科萌萌”为大家带来了各种精品科普文创,包括陨石图片、海螺标本、各种矿晶和化石实物等,在显微镜中就能一览矿石美丽的“真身”。
不少中小学也热衷于保护地球的行动。虹桥中学展台的“化蛹成蝶”展示项目,让人身临其境了解蝴蝶羽化的全过程,以及学生们对羽化条件的探索和总结,充分展现了上海中学生的科普素养。还可以采集一片造型独特的树叶,制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叶脉拓印”作品。虹桥国际学校的面部彩绘收到了年轻人的一致好评,DIY绿植手工同样收获了好人气。
动物展区微改造将邀请市民参与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动物园承办,上海小荧星集团有限公司、吉生活、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科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共同支持。
除了现场活动之外,上海动物园还邀请了亲子家庭到鹦鹉展区实地体验展区“微改造”和动物丰容项目。整个展示互动活动至下午2点圆满结束。
开幕式上,吉生活向上海动物园捐赠了500个废旧轮胎,用于今后动物的丰容工作。来自上海建青实验学校周嘉艺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向所有市民游客发起了文明游园的倡议。
上海动物园也发布了本次地球日活动的行动计划。接下来,上海动物园将开展自然笔记征集并展示优秀作品,推广自然笔记观察活动;“发现自然美”微视频征集则向公众征集在你身边发生的野生动物故事;废旧资源再利用将市民捐赠的废旧轮胎运用到动物丰容中;动物展区墙绘活动联合志愿者、美术学院大学生等,一同为动物展区画墙绘。
上海动物园还将不定期开展动物展区微改造活动,邀请大学院校、市民共同参与。同时开展劝阻投喂志愿者行动,加强志愿者团队打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