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小伙患上尿毒症,竟和糖尿病有关!三大慢病也需要“联防联控”
2023-04-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18岁小伙患上了尿毒症,不得不定期接受“人工肾”的“清洗”。而发病原因,竟和自己患有的糖尿病有关!在某种意义上,大部分尿毒症的起因其实早有预兆,它悄悄隐藏在大量习以为常的慢性病身后,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肥胖。

在本周召开的“创融合,引未来”糖心肾高峰论坛上,多位院士共同呼吁,“糖心肾”三大慢病要实现“联防联控”势必需要多学科协作,需要多方合力打造“糖心肾”跨学科协作及慢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18岁小伙,年纪轻轻就肾衰竭了

对于相当一部分慢性病来说,年龄都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年纪越大,病越常见。但“例外”正在变得普遍。当糖尿病、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隐藏在它们身后的慢性肾病也逐渐降临在年轻人的身上。

小刘就是其中一位。小刘感觉最近自己似乎在水逆,初中毕业后就出来干活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年终于成功地当上了一个项目负责人,这让他觉得自己拥有光明的未来。但就在最近,一个意外扰乱了他的生活,也让他光明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到20岁的他居然被查出了肾衰竭!

那天,小刘刚从酒局中清醒过来,正准备解手的他突然发现自己尿不出来了,想尽办法尿出来后又发现排尿时伴随着灼烧刺痛感,这怎么想都不太对劲,着急的他连忙去医院检查。通过检查以及医生观察,初步判定小刘得了尿毒症。根据医生的进一步检查,他根据小刘的身上找到了尿毒症的诱因:原来小刘患有2型糖尿病,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让他的肾脏同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临床上,肾脏出现问题非常隐蔽,如果没有做到早检查、早察觉、早诊治,和小刘一样,很多年轻人十八九岁就已经进入尿毒症,这正是慢性肾脏病巨大负担,它默默伤害病人机体,而且主要是中青年群体。”专家解释。

事实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这三大慢病“相伴相依”,困扰着不少年轻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卫庆分析了瑞金医院20年的门诊,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单纯糖尿病花费每年大概在3000到5000元人民币,但是伴有心脏并发症的达到5.7万元每年,伴有肾脏病的患者每年花费则达到6.4万元。

>>>专家呼吁

打造“糖心肾”慢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

数据显示:三位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至少有一位伴有心血管疾病;三位心衰患者中至少有一位伴有慢性肾脏病,三位心衰患者中即有一位伴有2型糖尿病;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一位伴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会影响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心肾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需要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随访、康复全病程的一站式疾病管理服务,既避免患者奔波于多个科室,同时对并发症实现‘未病先管’,帮助患者减少心肾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在第一届阿斯利康糖心肾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院士表示。

同样,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认为,“应积极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倡导‘三高’共管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多学科的联合行动,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综合管理,早期干预多重危险因素。”

基于“糖心肾”三大慢病的相互关联,应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糖心肾”联防联控: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在疾病长期管理过程中应综合管理多重危险因素。专家们认为,以患者的全面健康结局为目标,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案,且在药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疗效、器官保护、安全性和依从性等因素,简化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

>>>划重点

预防慢病,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然而,全病程管理的完善和创新模式发展和落地需要多方力量的齐合。政、产、学、研、医等各方可以携手合作,打造“糖心肾”慢病联防联控生态圈,推动中国心血管、肾脏及代谢诊疗领域的长期发展。

不过,除了打造慢病全病程管理生态圈,在专家们看来,对于年轻人而言,远离慢病,最重要的还是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包括要管好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健康饮食,另外还要进行身体运动。“身体运动就是要定量化,一个星期至少超过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怎么才能达到中等强度?比如跑步要跑到微微出汗,慢慢散步都算不上。还有就是要有足够且质量好的睡眠。”专家们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