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最早”,金山区自证是“上海之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一直以来,“上海成陆”以及“上海地区海岸线变迁”问题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要了解上海的历史,就要从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海陆变迁开始,而要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海陆变迁,就绕不过上海的金山区。
在金山举办的首届史地人文研讨会暨成果首发式上,一些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金山是上海地区最早成陆、最早有先民生息、最早有行政建置的地区,这三个“最”都是有严谨的学术佐证的。而这三个“最早”,也奠定了金山“上海之始”的基础。
距今25亿年至11.21亿年间,现金山地区经历了强烈海底火山活动,今朱泾、吕巷、张堰、朱行一带逐渐形成稳定地层,地质学上称之为“金山群”。漫长的时间里,金山地层时而为海、时而为陆,长江南岸与钱塘江口沙嘴连成一片,把太湖与大海隔开……至6400年前,上海大部尚为一片汪洋,西南有少数丘陵、山地。金山地区东部冈身、山丘地带,凭借其相对较高的地势,为上海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地理基础。
最早的先民聚集于此,山居舟行间开启了这片古老土地六千年的文明旅途。在6000余年的时序更迭中,金山沉淀出以古冈身、古县治、古海塘和金山卫(简称“三古一卫”)为核心的地理文化标识,也充分印证了三个“最早”。因此从历史地理角度而言,金山可以称为上海之“始”。
《从金山到上海——金山区历史地理研究》《吕巷文化志》《吕巷文脉》三本新书在研讨会上进行首发。据了解,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安介生团队2019年开始与金山区档案局合作文化挖掘,历时数年编纂而成《从金山到上海——金山区历史地理研究》一书。
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指出,《从金山到上海——金山区历史地理研究》一书是金山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历史地理记载,也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范本。金山推动区域历史地理人文研究,作出了可资借鉴的文化尝试,对金山乃至上海而言意义非凡。就金山而言,历史地理研究对于“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建设意义重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上海湾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