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皮影文化走进市民生活,创新社会美育模式,迸发乡村振兴火花
2023-05-06
文体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非遗的保护关键还在于“活态传承”,要发掘非遗对当下生活的意义,使其重现生机和活力。这一点,在浦东张江海派皮影文化园举行的2023年社会大美育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上就看得很明确。在同时举行的“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专家认为,非遗要“活态传承”,还必须要让非遗与艺术、科技相融合,通过跨界碰撞,产生新的可能。
海派皮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诞生了诸如《九色鹿》这样的一批新的皮影戏作品。但是海派皮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包容百家、博采众长,在不断与外界“嫁接”的基础上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次成果展上记者注意到,海派皮影传承人郑丽雪突破传统,与一家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开合作,结合2022年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把舞台编程、语音识别、智联网等人工智能科普知识通过皮影的方式来呈现。历史悠久的皮影呈现最新的高科技,这给人一种强烈的时空交错感,当然也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同样作为非遗的玲珑灸也跃跃欲试。创始人袁宏芬透露,作为中医传统艾灸的一脉,玲珑灸也将尝试与海派皮影展开跨界合作。现在很多青年人对艾灸中的应用穴位文化很感兴趣,但其实他们一般都很难找准穴位,这就给皮影戏带来了施展身手的空间。未来将深度挖掘带有海派风貌及浓厚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艾灸定制方案。
此次展览也是2023年上海社会大美育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张江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的过程中,乡村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空间。”张江镇党委书记王庆表示,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张江还将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和文化更好融合,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努力成为科研、创新、创意人才工作和生活的首选地。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