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中医针刺麻醉与现代医学结合,如何让中医更有温度?
2023-05-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申城,一批中医药人积极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将古老的针刺技术与现代的麻醉技术在外科领域进行完美结合,更是中西医结合的典型案例。从患者全身插满管子到无管,这种技术正让中医更有“温度”。

记者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悉,该院心胸外科团队目前已进入了现代针刺麻醉下“超微创”无管手术时代。“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减少创伤和痛苦,助力患者快速康复,一直是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岳阳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教授告诉记者。

在我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二位。提到胸外科手术,很多人脑海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术后病人身上插满管子。不过这种“吓人”的场景将渐渐被代表全球最先进的外科理念——无管手术取代。

47岁的侯女士是现代针刺麻醉无管手术这一“超微创”技术的获益者。体检发现左肺上叶有磨玻璃结节,对她而言犹如晴天霹雳。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陈彤宇为她施行了现代针刺麻醉下无气管插管单孔胸腔镜左肺上叶舌段切除术。侯女士在针刺和少量麻药的共同作用下安静入睡、平稳呼吸,整个手术非常顺利,仅用45分钟。术后,她即刻苏醒,半小时后,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自己走回病房、正常饮食。术后第二天便可出院了。

“当我看到她开完刀竟然自己神情自若地走回病房时,我简直惊呆了!”侯女士的女儿谈及等候手术的感受,满脸惊叹又难掩喜悦,“没想到这个‘超微创’技术真神奇,恢复得真快!”

在上海这片开放、包容、创新的土地,海派中医正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记者了解到,上海是针刺麻醉的发源地,上世纪50年代中国医学专家推出的“针刺麻醉”,曾在70年代走向世界,后因饱受争议被叫停。不过,在上海,有一个团队,一群人,从未停止对针刺麻醉的探索研究,全国针刺麻醉领军人物周嘉教授正是这支团队的领路人。面对停滞沉寂了20年之久的“针刺麻醉”,岳阳医院院长周嘉从最难的心、肺手术入手,将既往清醒状态下的“单纯针刺麻醉”技术,创新改良为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针药复合的“现代针刺麻醉”技术,开启了我国针刺麻醉的新发展时期。

目前,岳阳医院心胸外科团队已进入了现代针刺麻醉下“超微创”无管手术时代。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胸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3年结合医学胸外科学术年会上获悉,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经选举产生,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岳阳医院周嘉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心胸外科主任陈彤宇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针刺麻醉是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原创性的研究领域之一 ,是采用针刺疗法辅助外科手术的一种中国特有的麻醉方式,它将古老的针刺技术与现代的麻醉技术在外科领域进行完美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典型案例,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为中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周嘉院长介绍。

“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减少创伤和痛苦,助力患者快速康复,一直是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陈彤宇告诉记者,微创手术技术是术后加速康复理念中的重要部分,但微创手术不应局限于手术切口的微创,而应该积极发展包含外科、麻醉、针灸、康复、影像、检验、护理等学科在内的整个诊疗过程的全程“微创”,“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将对患者的创伤降低到最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