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纪念馆首次开放夜场,“夜游一大”里邂逅最亮眼的红色
2023-05-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初心在这里”快闪音乐会、《又见新青年》情景党课、新青年读书荟、探寻“初心之旅”2.0夜场PLUS、红色文创微型展……形式多样的展演板块亮相今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的“夜游一大,唤醒之旅”夜场嘉年华活动,为国际博物馆日注入了一道最亮眼的红色。这也是中共一大纪念馆首次开设夜场。

  //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活力拓展红色课堂 //  

晚上六点半,迎着初夏的晚霞,悠扬的琴声在太平湖畔响起,为期三天的夜场嘉年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子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通过《不忘初心》《游击队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唱出新时代的青春力量,唱响了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全体演职人员还和现场观众共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国》,这坚定而深情的歌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光荣与梦想。

音乐会刚刚结束,中共一大纪念馆原创的情景党课《又见新青年》在展厅内的老渔阳里2号场景还原处上演,带领观众们穿越到了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决心从改造青年思想入手,改造中国社会,由此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件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社会改革的这三件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

情景党课的演员均为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部的讲解员,他们以话剧形式重现思想光芒,回顾建党初心,力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打造夜间沉浸式红色课堂。

饰演陈独秀先生的张煜萌说,把建党故事久久留在来参观瞻仰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心中,十分有意义。在国际博物馆日再演这出情景剧,倍感荣幸,也希望把红色文化更加深刻地烙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的心中,让更多的人自发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

  // 给“Z世代”带来更新颖的红色体验 //  

当晚,展厅内的探寻“初心之旅”2.0夜场PLUS活动也在火热进行。活动将角色扮演与智趣闯关类游戏结合,带领现场观众穿越百余年时光,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回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伟大历程。活动通过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让人们深刻了解工人阶级在上海的发展过程,给“Z世代”带来更新颖的红色体验。

青岛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李依笑和同学一起前来上海旅行,她们所学专业有一门必修课程《城市考察》,傍晚时分,她们发现中共一大纪念馆广场很是热闹,就随着人流入馆了。“在党的诞生地里与红色文化相遇,尤其是在国际博物馆日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感觉很难忘,也很鼓舞新青年。”两人这样感叹。

刘女士和李先生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前来夜游中共一大纪念馆,为此,他们早早吃饭写完作业,从虹口区专程赶来。“相对平面的展品,情景剧和音乐会都十分吸引两个孩子,我们希望红色基因能渗透在他们健康成长的方方面面。”两位家长说道。

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还为观众特别设置了红色文创微型展。中共一大纪念馆所属“一大文创”携手合作品牌方,打造“美好生活从这里开始”红色文创展示,以国货品牌为单位,传递对美好生活的注解,回应人民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丰富的打卡互动活动让来馆观众留下了感动,带走了回忆。

“博物馆有很多的承载,是可以为一座城市的温度和美好的生活做很多的贡献。对于纪念馆来讲,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博物馆品类,很多人会认为纪念馆很严肃,或者让大家觉得有疏离感,我们用夜场这样一种方式,希望大家获得更多的感悟,也因此,我们为首次夜场配置的项目跟白天完全不同。比如说,一场音乐会,一场情景党课,一次任务打卡,在一个相对人流不是太多的时间段,吸引大家能够静静来看一段历史,去展望一段未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说道。

据介绍,未来,中共一大纪念馆还将探索不同时间点的夜场,让纪念馆变得更多元,供给的内容更精准,让不同需求的观众在不同时间段都有所收获。

此次夜场嘉年华活动将持续三天,5月18日—20日每晚18:00—20:00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