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红毯秀迎跨界新面孔,“未来之星”现场“追星”
2023-05-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5月20日上午,北外滩世界会客厅的一场“科学家红毯”,拉开了2023年上海科技节的序幕。34位多领域的科技人才、大国工匠、专家院士、科普网红以及在沪外国专家代表登上了这一“红毯秀”。今年,不仅有不少“组团首秀”的面孔,还出现了“跨界”团队,“科技红毯”更“破圈”了。 

“跨界”团队登场展示出科技融合的力量 

来自上海曹杨二中的高一学生郭家晔是今年压轴登上“科学红毯”的青少年代表。参加过不少科创大赛的他在现场看到那么多老中青科学家,并且与他们走上同一条红毯,他觉得特别荣幸,也让这位科技的未来之星现场追起了星。除了和一些院士们有了面对面交谈的机会,他还和米哈游联合创始人、总裁刘伟加上了微信。“他很亲切,还主动和我们合影。”郭家晔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中的合影照片。

今年的“科学红毯”,出现了不少让人“意外”的身影,有刘伟这样的企业代表,也有上海博物馆馆长、“长江口二号”沉船整体发掘考古项目负责人褚晓波带领的一支“浩浩荡荡”的团队。这些“跨界”人士的登场,展示出了科技在不同领域贡献的力量。

无论是对从游戏到现实世界的未来“虚拟世界”的憧憬,还是更“硬核”的科技布局——2021年,米哈游宣布投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合作的主要内容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由米哈游提供专项资金。双方共同组建“瑞金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在“难治性抑郁症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治疗临床研究”项目上联合攻关。这都显示出了米哈游这家以游戏知名的企业未来对于科技的重视。

而由褚晓波带领的“长江口二号”沉船整体发掘考古项目团队,包括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东荣,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翟杨,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彭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崔剑锋,吉林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吕绍武等来自打捞、文保、高校等不同领域的优秀代表。

2022年实施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在先后主持了50余项重大考古项目的褚晓波看来,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科技创新大集成。在寻找和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过程中,科学家们跨界“组团出击”,以硬核科技赋能中国水下考古,催生出不少技术创新,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充分展现了科技与文博的完美融合。这支“跨界”团队在“科技红毯”上的亮相,正是多领域科技融合的最好证明。

 红毯秀上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 

院士大咖们一直是“科学红毯”上闪亮的明星。今天首先登场红毯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陈凯先院士长期致力于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研究,承担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药物研究和开发项目,为推动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和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始终致力于科研,但陈凯先院士对于科普的关注从未中断过。站在红毯上,他谈到的还是科学普及。他表示,科学对于城市的科技创新不断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发展的接续动力,也需要通过科普让公众对科学有更多地了解,不断保持科技创新的活力。

随后,樊春海、韩斌、胡金波等多位院士纷纷走上红毯。同样每年都不会缺席的还有代表未来的科学教育者、青少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校长周斌带着两位“未来之星”走上红毯。作为教育工作者,他表示,希望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吸引对科技有兴趣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让他们在科学探索中有成就感、获得感,为国家培养出未来的科技人才。

今年的红毯上,还出现了不少“组团走秀”。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聂明教授、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徐凡教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严大鹏教授组成的“上海基础研究特区”团队。上海创新提出、迅速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已运行两年,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旨在通过项目资助管理模式与配套机制体制的创新,营造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的科研环境,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聚焦基础研究,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探索交叉融合领域,正不断冲击着国际顶尖重大科学问题。

“科研工匠”团队也是首次亮相科学红毯秀,由上海光源光束线运行负责人祝万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团队负责人蔡勇、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卫星总装技师许国平、神光Ⅱ设施激光参数测控负责人杨琳4人组成。

蔡勇表示,印象中能走上科技节红毯的都是院士等大科学家,这次能作为科研一线工作者代表走上红毯,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已在氢原子钟这个领域工作25年,为我国时频和导航科技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看来,科研工匠是那些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精益求精、耐得住寂寞的人,这也是他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记者看到,今年上海科技节的启动仪式上处处显示科技元素。红毯秀上的“礼仪小姐”由达闼机器人担任,上海科技节主题曲也由AI与音乐团队“人机共创”。据悉,今年上海科技节期间,全市将呈现多场科普活动,未来一周,共有98家科普基地将向公众免费开放,33家科普基地优惠开放,吸引市民参观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