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学生兼职咖啡师,“细节控”筑就咖啡创新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视频
迷恋咖啡在口中“苦中带香”,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大一学生虞泽昊16岁就考取了咖啡师资格证,在学校他是德语专业的学生,而转身走进咖啡馆,他是兼职咖啡师。
随着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在金山嘴渔村举行了“康船杯”第一届大学生咖啡技能创业创新大赛,虞泽昊带着他的咖啡师梦起航了。赛前,这群青年还体验了金山嘴渔村新推出的咖啡塌饼、酒酿拿铁、咖啡奘糕等美食,“咖啡+本土文化”碰撞出新可能。
// 每个细节都会影响一杯咖啡的口感 //
比赛现场设在了去年刚开门迎客的康船·咖啡馆,毗邻金山嘴渔村。上海金山嘴渔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雪洪介绍,早在2015年,金山嘴渔村就开出了第一家咖啡馆,目前漫步渔村区域,有近10家咖啡馆,不少咖啡馆还结合了民宿等特色。
20名参赛选手来自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三人一组,2分钟的准备时间里可进行设备摆放、通电、研磨咖啡粉,正式比赛要在6分钟内进行冲煮,完成150ml咖啡液的冲煮后,交由评委,从风味、香气、余韵、甜感等十方面进行评审。
比赛桌上放着电子秤、滤杯、分享壶、滤纸、手冲壶等比赛用具,虞泽昊作为第一组选手,2分钟准备期间,他第一时间倒出了埃塞尔比亚耶加雪菲咖啡豆逐一检查,挑出残次豆,以免影响萃取口感。比赛用的磨豆机是他第一次接触,他将残次豆倒入磨豆机进行研磨,根据磨出的咖啡粉细致程度调整研磨度,咖啡粉越细,萃取的咖啡浓度越浓。
6分钟的冲煮时间,虞泽昊选择先烧水,等水开的过程中,他开始研磨咖啡豆,冲洗滤纸、温杯,使用无差别冲煮法,用水流带动搅拌咖啡粉。虞泽昊说,手冲咖啡的风味有酸、甜、苦等,耶加雪菲咖啡豆的水果调性重,他想将三种味道萃取均衡,完整体现,这就需要手冲时控制水流大小、水流转圈的幅度,咖啡豆的粗细程度也会有影响。“其实每个小细节都会影响一杯咖啡的口感,这也是我对咖啡感兴趣的地方。”最终,虞泽昊提前30秒完成了150毫升的手冲咖啡。
虞泽昊的妈妈钟爱咖啡,小时候他一直好奇妈妈手中咖啡色液体是什么味道。小学时,虞泽昊第一次喝了美式咖啡,“太苦了。”而后他跟着妈妈喝了各种咖啡,逐渐丰富的口感留给他的记忆是苦中有香,回味长久。
16周岁到了法定兼职的年龄,虞泽昊考取了咖啡师资格证,去咖啡店兼职。他去过连锁咖啡店,也在精品咖啡店兼职,他与咖啡越走越近。
// 咖啡的多样性促成00后的创新路 //
一杯咖啡,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喝得愉悦就好,但虞泽昊对咖啡很有追求,对自己所爱,他更注重细节处理。
在咖啡店打工时,他在开工前都会先喝一杯意式浓缩,感受当日咖啡豆的味道是否稳定,才能放心给顾客做咖啡。他也常在武康路找小众的精品咖啡店,在店家并不忙碌的时候,喝一杯对方做的咖啡,只有心真正安静下来,才能制成一杯好咖啡。在今年首届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开幕当天,虞泽昊就在咖啡世界里“泡”了一整天,喝了十多杯咖啡,品咖啡的不同口感。
制作咖啡需要用心,也需要创新,咖啡特调就是对创新的检验。这名00后做过一款特调,在以美式加威士忌糖浆的咖啡基底上放了串有黄瓜、芝士和牛肉的小串,吃一口小串,芝士在口中融化,再喝一口咖啡,会有不一样的味道。虞泽昊还做过流沙美式,将意式浓缩和冰块放入奶缸进行打发,倒出液体后犹如流下的瀑布,口感就像啤酒一般绵密。“咖啡具有多样性,也需要不停创新。最近我想到如今杨梅上市,就想将杨梅汁、气泡水摇匀融合,再倒入浓缩咖啡,会有特别的口感。”
这个身高1米9的大男孩本来毛毛躁躁,有点粗心。但自从爱上咖啡制作,虞泽昊知道一个小细节会影响一个整体,性格也慢慢改变,在每一杯咖啡制作中,他沉淀心情,注重细节。“只有伴随愉悦的心情才能做出一杯好咖啡,带给喝咖啡的人好心情。”
这个暑假,他已经准备选择一家小众精品咖啡店实习,可以有机会遇到咖啡制作的“高手”,“咖啡师不仅制作咖啡,也需要不断交流,听取建议,每个人的口感都不一样,只有不断交流才能提高技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