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苦难中淬炼出豁达,话剧《苏东坡》深挖先贤的精神内涵
2023-05-2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5月25日、26日,四川人艺打造的话剧《苏东坡》作为“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参演剧目,即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进行两场演出,并参加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多个奖项的角逐。5月23日,该剧主创亮相上海朵云书院戏剧店和沪上媒体、观众见面。

“都说一千个老百姓心中,有一千个苏东坡,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堪称‘千古一完人’,”已经年近80高龄的知名编剧姚远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幽默地说,“我就在苏东坡的小花园里挖呀挖呀挖,最后挖出了‘他如何从惨淡的人生中淬炼出如今被世人视为伟大的精神境界’这个宝。”

  ◆  诗意呈现苏东坡苦难中的伟大  ◆  

话剧《苏东坡》并未讲述他完整的一生,而是从乌台诗案案发写起,追溯了这位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从44岁到64岁逝世期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正是这二十余年间,他两番被贬谪,也一度被重新启用。无论境遇如何,苏东坡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话剧《苏东坡》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平民情怀的苏东坡,来赋予这个形象当代性和现实意义。

“剧名之所以是《苏东坡》,就是写苏轼是怎样成为苏东坡的——要知道,苏轼和苏东坡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在老百姓心中,他们是不一样的,在民间苏东坡的名气要远大于苏轼,”同样年近80的中国著名戏剧导演查丽芳说,苏轼的一生太精彩、路太长,是写不完的,而截取的这一段人生,“则充分展示了他如何在悲苦生活中做到豁达的。”

多次夺得文华大奖的著名编剧姚远,坦率地说自己原本对苏东坡的了解也很“肤浅”:“就感觉他的文学成就高,诗词非常壮丽深刻,但动手写这个剧本后,我开始去深入思考,他为何能在中国文学史和历史上,都具有那么崇高的地位?他为什么每次被贬,在黄州、惠州、儋州,他都能造福一方百姓?‘东坡肉’是怎么熬出来的?为什么他去宜兴看看紫砂壶就能改进了工艺,去海南就能给人民发现一些治病的中草药?背后其实也是他生命层次的提升,他从苦难中,发掘出了生活的热情和意义,最终成就了他的伟大。”

姚远很谦虚地说,现在的自己并不敢说在剧本中完全把握住了苏东坡的精神气质,“只希望能呈现苏东坡光芒中的一些‘光斑’,给当下的观众带去一些现实的意义。”

《苏东坡》诞生于2018年,至今已经扮演了5年苏东坡的知名话剧演员李东昌说,自己非常幸运“苏东坡能留下那么多史料和民间故事”,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去把握这个角色,“他在民间声望太高了,像杭州人现在都还称苏东坡是‘老市长’,这些小故事特别吸引我们,也被我借鉴到了角色塑造中。”

就像剧中所描述的苏东坡一开始想“投湖自尽”,到后面的豁达豪迈,在饰演苏东坡的5年里,李东昌也感受到了自己如苏东坡般的成长:“一开始真的只是考虑技术上的完成,随着5年来演出场次的增多,我每次都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在向这个人物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比如,他能把生活当中的磨难,变成对生活、对家人、对朋友、对事业的热爱,他从不怨天尤人,这些转变我都想带给当下的观众,试图让大家找到积极生活的动力。我自己也一直在思索,他和李白最大的不同,就在可能我们看到李白的诗的时候,觉得那是飘在天上的彩霞,但是苏东坡我们时时刻刻都觉得他是我们身边的老朋友,是我们的前辈,他在用他的生活,用他的诗词在激励我们去热爱什么。”

  ◆  川味音乐融入话剧成独特标签  ◆  

话剧《苏东坡》已经成为了一部新时代的经典。2018年,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苏东坡》于成都首演。该剧自策划以来历时八年之久,六易其稿,一经演出就收获了不菲的成绩,先后四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四川艺术基金、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等支持。两轮全国巡演,两万四千公里,足迹遍布三十多座城市,演出超过80场,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赞誉。

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话剧《苏东坡》出品人罗鸿亮告诉记者,苏东坡的祖籍在四川,早在2016年他们就在讨论是否要做《苏东坡》,“但一开始又不敢,因为他这一生太伟大”,他们怕找不好切入点。他用四川人特有的幽默说:“后来怕湖北人、浙江人抢先排了这个戏,正好又碰到了姚远老师,聊下来一下子思路清晰了,马上在2018年拍板做!”

虽然讲述的是苏东坡个人的人生起伏,但罗鸿亮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特别看重的仍然是给当下的意义,如何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从这些传统文化当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成为大家公认的内涵。“我们希望在舞台上塑造的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千年英雄伟人形象,更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人形象。当下的中国人,能够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什么东西?就是他的生活态度,包括他的政治态度,他无论怎么落难,都善于找到生活的切入点、工作的切入点,而且他除了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他的平民情怀也是我们当下从普通老百姓到主政一方的干部官员,都值得学习的。”

确定好了大方向,各方开始思考的是,如何打造一部“川味儿”浓郁的作品。“我一看到剧本就想要把四川的元素都融入进去,我们想要做一个属于四川的苏东坡。”查丽芳导演说,主创团队决定在话剧中融入独具特色的川剧元素,事实上,在这次上海和媒体观众见面会上,由司鼓李啸、帮腔许小玲、苏轼饰演者李东昌、说书人饰演者李艺峰带来的话剧《苏东坡》的“川味儿”片段,就迅速让现场所有人感受到了独特的“川剧音乐融入话剧”特色。

罗鸿亮也介绍说,作为四川人艺出品的话剧,“我们的原创作品,都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立足于我们生活的这方巴山蜀水,在生活当中汲取养分,就像苏东坡的性格,其实也综合了我们四川人的那种乐观豁达、幽默风趣——四川有一句话,就是‘有多大的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火锅’。”

记者获悉,这部极富特色的作品,除了巡演任务,还将参加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3个奖项的角逐,包括主角奖(李东昌)、新人主角奖(张艺奥)、配角奖(李艺峰)。随后,该剧将继续前往苏州、深圳、郑州、石家庄等更多城市,和全国观众共赴这场历史与戏剧的诗意碰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