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化身美育老师,进徐汇校园讲述梨园的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未成年人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为了将美育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打造“美育+德育”新模式,今天,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育名家面对面”傅希如专场走进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傅希如化身美育老师,上了一堂《不进梨园,怎知京彩如许》,带领同学们探索京剧的魅力。
什么叫“生、旦、净、丑”?原来,京剧的行当也有明确的划分,在四大行之下又有着细致的分支。傅老师解读说,每一种行当的个性特点和身份都是相对明确而具体的,四个行当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在丰富角色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华丽多变的舞台效果。
“对于京剧,只有认识它,了解它,才能意识到它的美。”通过傅老师的导赏演绎,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京剧历史和京剧人物。课堂上,傅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京”彩人生。
在小海豚剧场舞台,汇师小学五年级同学赵俊懿与四年级同学孙源珧接连献演了《乌盆记·奇冤报》《霸王别姬》的京剧名段。看毕学生们的表演,傅老师有感而发,“和十几年前比,舞台下面的观众有了很多年轻人,作为传播者很欣慰。”傅希如说道。
在从事京剧35年的傅希如看来,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为之坚持下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些年来,他不光是在舞台上呈现了很多精彩角色,而且对京剧普及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普及教育也做了很多工作。
汇师小学宓莹校长也表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傅希如老师的京剧课堂让孩子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京剧、了解京剧,“阳春白雪”的京剧,此刻变得引人入胜,让孩子们觉得亲近。
据了解,作为全国优秀艺术传承校、全国京剧进课堂试点校,汇师小学通过多年实践开发了京剧课程《京韵润童心》,希望让更多学生产生对传统国粹艺术热爱与传承之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