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感受中关村论坛
2023-05-26 天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视频 

领路的“志愿者”是机器人,走进“任意门”就能在“元宇宙”中参会……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是各类新兴科技展示的最佳窗口。记者今天在2023中关村论坛现场感受到,“黑科技”随处可见,沉浸式成最大亮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样态在这里被全景式展现。

  //  会场随处可见机器人“志愿者”  //  

来到论坛的会场,最想了解的自然是各类活动的日程信息,一台“多点互动屏”就是个“行走的论坛信息看板”,这台信息看板可以支持4人分区域同时进行搜索和筛选,准确显示每位咨询者搜寻的活动信息。多点触控屏支持超高清10k巨幕显示和10点触控,是线下展览中多人互动、导览导视的最佳展示媒介。看板还特别智能——屏幕上滚动显示的是本届论坛的主视觉,一旦有有参会者走到屏幕前,动作被捕捉,就会自动进入信息查询界面,不用你点击就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啦。

走进会议中心,列队欢迎大家的是一群“机器人志愿者”,它们可以胜任配送、接待引领、巡游展播、语音互动和信息查询等工作。在中关村论坛的现场,随处可见这些智能机器人,它们穿梭在会议、展览及公共区域,准时“上岗”,带来了新颖多样的智能化服务,也减少了接待人员的工作量、减低了工作难度。论坛相关人士还告诉记者,这些智能机器人除了可自主乘坐电梯、自动导航、智能避障,执行各种接待工作之外,也与会嘉宾带来了更具趣味性的参会体验。

虽然是科技大会,却同样能体验一系列有趣的科技+文化。一款云智能刺绣的智慧文创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来参与国家级盛会,肯定要带一些个性化的纪念品和周边回去,让这次参会体验独一无二。这台云智能刺绣机可以完成DIY图像绣工,制作专属手提袋,也内置了中关村论坛首席沟通官——小关的形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云智能刺绣系统目前已经被应用,让传统工艺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仅引领了老字号的特色消费潮流,也用科技的力量助力传统手艺传承。

绿色减碳一直是中关村论坛的办会理念。位于广场上的绿色小站就是传播绿色办会理念的主阵地,在这里可以进行骑行减碳体验,骑上自行车就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手机快速充电。记者还注意到,论坛会场也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了完善,会场中设有可循环使用的分类垃圾桶和利用废弃材料制成的垃圾桶,提醒参会者做好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

  //  沉浸式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  

记者现场发现,这届中关村论坛一大特点就是打造了更为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可以实际体会到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首席沟通官”小关,萌萌的大眼“蓝娃”形象不仅有很多周边衍生文创,还有个高科技的数字呈现——裸眼3D小关。记者了解到,这款裸眼3D小关的视效出屏距离可达1.6米以上,观众无需佩戴3D眼镜即可享受立体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同时,最佳视点达到9个,能满足多人多方位共同观看,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极具沉浸感的震撼体验。

而一走进2023中关村论坛,第一个打卡点就是虚拟小关的AR互动。手机打开“中关村论坛+”微信小程序,进入AR扫描页面,对准核心造型扫码。马上,小关就会飞出来和大家互动。站在增强现实的场景中,还可以和小关合影留念,非常出片儿。

而在元宇宙会场,更是可以感受到云上参会新体验。会场门口一道神奇的“任意门”,宇航员小关正在太空向大家招手,进场后扫码就能生成自己的元宇宙虚拟分身,在这里,大家可以自主操作虚拟人物,沉浸式探索虚拟场地内的丰富交互功能。还可以捏脸换装打造自己个性化的专属角色。或者穿上中关村论坛T恤,与宇航员小关合影。在元宇宙会场中,还可以看到中关村论坛的最新实况。

据中关村论坛运营机构中关村国际会展公司科技办会负责人介绍,在中关村论坛,比AR更先进的MR技术也已亮相。云上MR全景会场中,可以体验虚拟与现实交互并存、线上与线下同步互动的精彩场景。高科技正在冲破时空限制,构筑的是未来社会的新场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