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现象级音乐剧回归,和上海完成又一次的双向奔赴
2023-06-04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正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用一部部现象级演出证明了自己的地位。作为国际演艺中断三年后首部回归申城的大型海外原版音乐剧,这两天正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度成为城中文艺盛事,13场演出在开票当天全部售罄,全国都有观众赶来上海观演。该剧的演员们也同样期待着这次回归,他们在演出前特意走上上海街头,感受了一番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

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戏剧的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由Gerard Presgurvic作词、作曲,它讲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却因家族矛盾而受到阻挠,但依然大胆追求爱情,不惜以命拼争的故事。自2001年法国首演之后,该剧就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法语音乐剧之一。20多年来,“法罗朱”巡演足迹遍布全球超25个国家,吸引超1000万观众走进剧院,影响6.5亿人群,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也成为无数人对于法语音乐剧的“初恋”回忆。30余首风格迥异又现代时尚的音乐曲目,将法国浪漫主义贯穿到底。

恢弘古朴的维罗纳城墙布景,摇滚和古典的完美结合……2012年,重现莎翁经典名作魅力的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次来沪,吟唱这段传世爱情的不朽生命,就已经轰动一时,在上海创下了连演20场的纪录。2018年,这部音乐剧重返文化广场舞台,再度成为瞩目焦点。这一次,是该剧时隔5年的“老友重逢”,双方都满怀感动。今年,除了是该剧20周年纪念的首次全球巡演,更让人惊喜的是首演的原版“罗密欧”Damien Sargue与“朱丽叶”Cécilia Cara将双双回归,再度携手。

“法语音乐剧大多很符合中式审美,因其拥有的写意感、以诗与歌为核心的创作理念,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经由戏曲传承的审美意趣不谋而合。”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曾解释过,为何这部剧在上海乃至在中国,为何会如此受欢迎。

此外,这部剧对中国本土音乐剧,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三年,大量中文版自制剧目填补了演艺市场的空白,其中也包括了“罗朱”第一个官方授权的商演中文版本。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由上海文化广场和九维文化共同制作出品,在2021年11月26日至12月19日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25场,并由此开启了全国巡演,掀起了一波岁末的“罗朱热潮”,年轻的本土创制团队借此机会,于台前幕后积累制作经验,逐步靠近经典作品核心表达。这部作品与文化广场、上海观众之间产生过奇妙的化学反应,它见证了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与变迁。

作为一部中外“双向奔赴”的大剧,法语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组也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上海街头有许多法式风情的建筑,在与海派文化的水乳交融间也产生了属于上海独特的魅力。剧组多位成员都与这座城市来过“亲密接触”,而这次首演之前,文化广场也特邀剧中两位优秀舞蹈演员Aurélie Giboire和Dedson Killah在上海街头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街拍摄影,他们从文化广场出发,途径演艺大世界尾票亭和外滩标志性建筑。卡普莱特家族的红裙、蓝色的蒙太古装束,浪漫的法国风情与老上海街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限定混搭”,在这座城市留下专属于他们的独特记忆。

文化广场方面透露,该剧将上演至6月11日,随后“莎翁宇宙”还将持续——文化广场制作出品的另一部中文版音乐剧《莎翁乐园》也将在6月底上演,它以一种诙谐而机智的想象力展现了“罗朱”爱情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为了让观众全方位参与到“莎翁宇宙”中,两部剧还有特别互动,此次的法语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现场,还别出心裁地上线了“寻找莎士比亚”的活动,观众们可以通过寻找场内的特别版“莎士比亚”图案来获取优惠,增添趣味的同时,也充分提供便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