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实践、文化赋能“五个新城”,这群青年用年轻的脑谋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打造上海的零碳园区、用高品质文化赋能“五个新城”、通过公募REITs助力上海基础设施建设,这三个以90后青年为主力的团队研究课题获得了上咨集团团委第三届“上咨·青心研”课题结题会的一二三等奖,部分建言对策已经获得了上海一些委办局的采纳落地,这更加鼓舞了青年们要用年轻的眼看上海、用年轻的脑谋上海、用年轻的心爱上海。记者最新获悉,新一届“青心研”将通过成员招募,各项子课题的深入探究,最终为上海小区绘出健康度画像。
在课题研究中用实际行动赋能城市发展
上咨集团“青心研”是集团团委于2020年打造的一个青年开放的研究平台,围绕集团“政企高端智库”的定位,搭建了一个青年共同成长的舞台。团员青年通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跨界交流互动,碰撞思想火花,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形成青年课题研究成果,发挥青年在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在此次第三届“上咨·青心研”课题结题会上,7位课题牵头人进行结题汇报。课题涉及领域广泛,聚焦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投融资、区域协同等多个领域,青年们用敏锐的视角、独特的见解和大胆的创新,提出对上海发展有益的建议,同时与系统内外的青年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用实际行动赋能城市发展。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精彩展示、专家与观众评分,最终,《上海市零碳园区实践研究》《高品质文化赋能“五个新城”建设专题研究》《上海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储备情况及配套政策研究》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为更好提升“五个新城”气韵,为“五个新城”铸魂赋能, 95后龚修齐和她的团队小伙伴从文化设施空间分布、文化设施运营模式、文化活动开展三个维度,在历时7个月的时间内,深入摸清家底、了解需求、提出政策举措,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大院大馆”“大活动”“大更新”“大艺术”“大美育”五大计划为五个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团队认为,“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既要“人化”,也要“化人”。“人化”是按照人的方式改造城市,让城市拥有人文的色彩;而拥有了人文精神的城市又反过来“化人”,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加全面、精神更加自由,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使得人和城的生命力都更加强大。
随着课题深入,小伙伴们越研究越感高兴的是,后期不断优化与沟通,与市委宣传部、发改委、文旅局共同形成的专报还获得了市领导的批示,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功能加快向“五个新城”导入。目前,一批演出、文博美术展览活动已经持续在“五个新城”落地生根,上海变得更有魅力,更有温度。
一起为上海小区绘出健康度画像
记者获悉,随着此次课题的结题,上咨集团团委第四届“上咨·青心研”也同步启动了。这一次,课题锚向的是与每一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的生活社区。
很多人所住的小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停车难、电车充电难、环境提升难、群租管理难、漏水维修难,对物业的监督管理难。这些问题驱使青年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建社区治理的闭环,如何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为此,正是问题导向、问题驱使,让上咨集团和市物业中心一拍即合。
据介绍,新一轮上海物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的推进中,许多治理所需的数据已逐步开始进入系统,也有许多还需进一步整合,双方希望共同集合青年研究力量,以观念转型为先导,场景搭建为抓手,数据驱动治理为目的,打造一个住宅物业管理领域的“大众点评”,同时,课题组还将和智库中心联动,探索由上咨集团与市物业服务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小区健康度画像指标,共同提升影响力,共同为上海城市治理探索出特大城市数据驱动社区治理的新路子。
新一届的研究“招募令”已经发出,号召更多青年共同参与到上海新一轮城市改革发展之中,为上海经济社会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