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人在行走中品读虹口历史建筑,赓续“文化三地”基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视频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边实地探访边聆听生动讲解,让我们对虹口历史建筑的理解更深了。”“好莱坞大戏院旧址也就是后来的胜利电影院刚修缮完不久,今天可以先睹为快,对它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非常赞。”今年上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发现最上海文脉,体验不一般非遗”,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6月11日,由虹口区文史馆主办的“品读虹口历史建筑,赓续‘文化三地’基因”建筑可阅读行走活动拉开帷幕。
“我们现在所在的乍浦路408号,是好莱坞大戏院旧址,中西合璧是它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顶,非常有讲究,刚才我在群里发了一张集合了九种中国古典建筑中非常有代表的屋顶样式,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好莱坞大戏院旧址(胜利电影院)的顶用的是哪种?”在上海市社联科普节顾问、炎黄文化青年讲师团讲师王志豪的带领下,行走活动正式开始。
说起乍浦路,许多上海人的第一反应是“老牌美食一条街”,其实,它更是一条历史底蕴深厚、“宝藏级”建筑集聚的老马路。本次,虹口区文史馆将目光集聚于乍浦路区域,和公啡书社一同策划了这条具有鲜明虹口特色的线路——好莱坞大戏院旧址(胜利电影院)、景林堂、景林庐、昆山公园、丁玲旧居、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旧址(1925书局)……一处处独具美感的建筑空间,一栋栋嵌入人民生活的文化地标,充分体现了虹口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内涵,展现出虹口及上海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进步史与创新史。
要和建筑产生互动,就要真正走进建筑,感受建筑与城市的魅力之所在,把建筑的历史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让建筑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桥梁。王志豪是一个虹口土生土长的85后小伙,他从建筑的功能、技术、材料及艺术形象等角度,为大家解读分析沿途各类建筑的风格与设计理念,讲述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虹口是上海市中心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文化种类比较多样的地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这些建筑‘活’起来,将其中的故事、文化、精神传递下去。”行走结束后,他还在1925书局结合行走体验做了一堂生动的讲座,与大家分享了更多虹口往事。
虹口区文史馆副馆长葛玮告诉记者,接下去,他们将继续挖掘虹口区域的历史建筑资源,充分利用北外滩滨江地区和苏州河北岸沿线的资源优势,以及山阴路、溧阳路、哈尔滨路、舟山路等特色马路资源,开发一批“建筑可阅读”走读系列活动,让市民充分领略城市历史文脉及建筑魅力,深度感受上海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