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坛执裁第一人朱玲: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于乒乓球执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在乒坛的世界里,有这么一个人。她生长在江西,江西省队乒乓球职业运动员出身,退役后前往上海体育学院深造,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校执教。1983年出生的她,一路从职业运动员,转型成为授课老师。执裁的十余年里,她见证了上百场大型乒乓赛事。她就是来自中国上海体育学院的老师朱玲。她是中国历史乒坛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同时具备国际级裁判长和国际金牌裁判两项资格的裁判级专家。
◆◆◆ 努力刻苦 ◆◆◆
一次性通过国际级蓝牌金牌考试
取得裁判员的资格,对于朱玲来说,并不是个意外。在大学里,有乒乓球的专项训练课教程、大学生裁判员规则学习,以及裁判员培训课程学习,朱玲选择的是最后一种:裁判员培训课程学习。研究生毕业后的朱玲,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我们上海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主要细分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各个区少体校教练员,以及普通体育工作者这三类。”朱玲告诉记者。
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让朱玲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机。“青奥会提出一个要求,只招30岁以下的国际裁判员,但由于国际裁判员的培养周期较长,当时中国乒协梳理了一下,大多数国际裁判员都是40岁以上的。”于是,在青奥会举办之前,开放了一批可以考国际级裁判员的名额。
即便是机会来了,也不容易抓住。2017年,朱玲参加了国际级蓝牌裁判员的考试,面对全英文的理论知识考试、临场操作考试、口试考试,准备充分的她,全部都是一次性通过,甚至打破纪录,成为当时中国最短时间通过蓝牌资格考试的人。回忆起备考的三个月,朱玲表示,能够有机会参加考试就比较难得,考不过就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我是职业运动员的背景,我接受的是专业体育院校教育的裁判课程学习,同时,我对裁判学习一直情有独钟,所以我学得很系统,每一门都能顺利通过。”
拿到蓝牌资格后,朱玲仍在寻求突破。2021年,新推出了国际级金牌裁判员,和蓝牌不同的是,国际乒联考试要求金牌必须通过高级乒乓球规则理论全英文考试,共60道题,规定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当时中国只有我和另一位同行,两个人去新加坡参加的考试,由于试卷的容错率很低,答题要快速准确。”最终,朱玲一次性通过乒乓球高级规则理论考试,后续接连通过3次大赛实践考试,最终顺利拿到国际级金牌裁判员资格证。今年的世乒赛上,朱玲代表中国执裁,她表示,“十分高兴和自豪,执裁好每一场比赛,是我的责任。”
◆◆◆ 言传身教 ◆◆◆
打造育人育德的精品课程
“国际乒联推出蓝牌、金牌资格证,是一件很有先见之明的事。在之前,国际级乒乓球比赛都缺少统一的标准,蓝牌资格证推出后,让我感受到了在赛事中,不需要和其他国家交流各种细节,大家已经形成了国际化的高标准进行执法。而金牌的推出,更加便利,尤其应对赛场上的突发事件,在应对能力上,金牌裁判员更有经验。”朱玲说道,“中国是个乒乓球大国,成为国际级裁判长和国际金牌裁判级专家,对于我的教学工作开展也有利,因为我们的教学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值得一提的是,朱玲带领乒乓球竞赛规则理论学习团队开设特色课程《乒乓球竞赛裁判理论与方法》,在2018年荣获上海高校本科重点课程。“我会用一些鲜活的案例,将我自身经历的实践传授给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讲授传递这种画面感,让大家产生共鸣,有更多感触。”朱玲说。
“在传授乒乓球裁判最新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去做,才是一门育人育德的好课程。”未来,朱玲表示,希望带出更多优秀的年轻裁判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