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场作文如何快速审题
2023-06-12 教育

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程立海

中考考场的环境特点决定了审题时间相对不足、氛围也整体紧张,精准和高效是考场作文快速审题的必然要求。以下推荐几种方法:

一、契合要素法

也称抓住关键字、核心词法,或是题眼法,如2022年上海中考题“这不过是个开场”,其中的“这”的指代对象、范围要确定好,可以是“导语”中给出的“精彩与平凡,顺利与受挫,得意与失落”,也可以是自己经历、体验、感悟最为深远,刻骨铭心的其他方面的。“这”不管是人生中的任何坎坷、挫折、遭遇,还是精彩、顺利、得意、成绩、荣耀,都可以看作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验、教训与财富。“不过”,是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可以理解为:仅仅,只是,然而,可是等,带有转折的意味。“不过”一词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在精彩、顺利和得意时保持谨慎和谦逊,在平凡、受挫、失落时不失从容和坦然,胜不骄败不馁,从而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观点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这就暗示出“这”的内容对我们而言是“过去式”,“是个开场”,即只是一个开场,有“不念过往”“心向未来”的展望,毕竟,过往已经成为过去,是序章,无论是成功、得意、荣誉或是不顺、荆棘、坎坷……都只能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铺垫,犹如人生的一个个驿站,每一个驿站、过往的结束,都是走向、开辟新征途、新前程的开场与起点。因此,对于“开场”意义的涵咏必不可少。所谓“开场”,原指演剧或一般文艺演出等的开始,也比喻一般活动开始,有开头、开始、起点、起首、开幕的意思。可见,命题人是希望考生通过写作达成一次美好的精神成长。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遗漏题目中的关键字或关键词,应能够全面而正确地理解题意,契合命题人的考查意图,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适用的文题:题目字数较多,或是偏正式、并列式的文题,如《那一刻,我心花怒放》《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有趣的事》《怎么能忘记,你我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采用本方法快速、有效。

二、定向扩展法

所谓定向扩展法,就是针对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文题,这样的文题因题目的范围较大,考生如果就题审题,难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就要对文题加以灵活、适当的变通,为自己的审题降低难度,并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来。如以《难忘》为题写作,可以写作的人与事非常之广、非常之多,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很难写得具体、充实。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题目加以适当的限制和限定,通过在原有题目的前、后分别补充字、词的方法,就可将所给题目“化大为小”,如《他是我难忘的人》《难忘的一幕》《真的难忘》等,经过上述对原题的“改造”“加工”,审题就非常容易了。

请看2022年福州中考卷作文题:“好,更好”,其中的“好”与“更好”是递进关系,结合所给材料,就要采用定向扩展法和通过对比,彰显“好,更好”。可以是作者自己生活的地方,或是在电视、广播、自媒体、书报刊等上面耳闻目睹的真实故事,因为人人都为生态文明做贡献、做实事,生态环境比之前更好,人们都有着切身感受,有口皆碑,从而体现出文题的递进关系。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运用定向法进行审题,在写作的时候,对所给文题不能改变,之所以要对所给文题加以变化,目的是为自己写作定向清晰的方向,即如何去选材、布局文章,绝不是另起炉灶、舍弃原有文题。

适用的文题:字数少,如《晚归》《早》《日子》《醒悟》《真好》等这样的题目。

三、品析内涵法

有些题目,意义比较隐讳,带有比喻意义、象征义或引申意义,只从字面理解,难免出现偏差,对于这样的题目,就要采用品析内涵法,将题目的本意和比喻义或引申义正确地解读出来。如以《我心中的红绿灯》为题作文,就不能把红绿灯仅仅理解为十字路口用于标示车辆或行人的红绿灯,而是要在原意的基础上,再深入地思考:红绿灯在交通上负有的作用——红灯停、绿灯行。据此,红绿灯就不难理解为:红灯即为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应该做的事,是触犯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做人底线的,是应该坚决规避的言行,如随地吐痰;待人没有礼貌;破坏环境;说谎话、不诚实;购物、乘车时的插队,不守秩序等;绿灯,则是应该做到的事情,如勤奋学习、帮助同学、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真诚友善、和谐相处等。

再如2022年湖南娄底中考作文题:“以青春为笔”,就需要运用品析内涵法审题。首先,题目中核心词含义的品析与理解。“以”,有用、凭借等意义;“青春”,可作这样几种解释:指青年时期,年纪轻;年龄,年岁;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笔”,原指写字画图的用具、工具。这里应该是引申意,指书写。只有这样的审题,才是契合文题要求的写作。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随意地曲解题目的含义,而是要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审题、写作。

适用的文题:带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的文题。

四、厘清范畴法

即对文章的写作对象、主体、主次、范围等进行审视,以便确立写作的内容。如写作《我所经历的一件事》,就限定了写作的主体是“我”,而不能是他人;“经历的”,就意谓着不可以是道听途说的,而是真实的;“一件事”,不可以写成几件事。类似的题目很多:《给我教益的班会课》《我的好伙伴》《谢谢你的好意》等。

再以2022年贵阳中考作文题:“我也出了一份力”为例,首先,要明确人称,“我”,是第一人称,这就意味着和限定了只能是自己,不能是别人。其次,关键词“也”要凸显出来。“也”,即除了别人,群体,还有自己,或者说,自己对于某件事、某个活动或文明家庭建设、优秀班级创建、抗“疫”工作等,也有自己的功劳、智慧和力量,自己也参与了其中,是不可忽视与或缺的一分子、一部分,自己做了其中一些工作或一部分贡献。这就与一首歌唱的那样,“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只有做了这样条分缕析的深入分析,才是对题目中“题眼”的精准理解和把握,才能写出契合题意的优质作文。第三,语气与感情色彩上。带有自豪、欣喜、欣慰、满足高兴、快乐等强烈的思想感情。这一层意义和情感、语气的考虑,同样是写好本文的关键所在,不容忽视。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清晰文题的写作指向,审清写作要求。

适用的文题:对写作指向和主体非常明确的题目。

五、关注标志法

主要是对文题中已经表征出写作文体要求与特点的题目,如《往事值得回味》这个文题,从“往事”与“回味”出发,就知道写的是以记叙为主,兼及抒情议论的文章。再如2022年兰州、河南中考作文题:以“单调、沉闷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改变……”为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都可采用此法进行审题。

此外,还有《记初三生活二三事》《书的自述》《谈责任》等,都属于同类文题。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应依据所给文题,抓住显著标志词进行审题。

适用的文题:带有“记”“回忆”“谈”等字眼的题目。

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程立海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