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青铜之路”
2023-06-1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除署名外)

从十九世纪末叶开始,在我国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因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特征而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

鄂尔多斯青铜器起源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是其发展时期,战国晚期是其鼎盛时期,西汉时期是其衰落时期。它是以戎-狄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早期畜牧—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作为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青铜器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近日,“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正在闵行区博物馆举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院长、文博研究馆员窦志斌。

受访者/图

  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起源  

  从朱开沟文化说起  

鄂尔多斯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农耕与游牧、东方与西方物质技术、思想文化、人员流转的重要枢纽。人们沿着早已存在的“青铜之路”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

鄂尔多斯青铜器不仅是北方系青铜器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与中原系铜器、西南系铜器、东北系铜器、岭南系铜器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传承不绝的青铜文明。

“关于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起源,一直以来,学界众说纷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考古发掘,在晚期墓葬中出土了迄今时代最早的鄂尔多斯青铜短剑、青铜刀及随身携带的青铜装饰品等,为揭开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起源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证据。朱开沟遗址位于伊金霍洛旗,时代上限约距今4200年,下限相当于距今3500年的商代前期,是朱开沟文化的典型遗址。朱开沟文化的分布地域以鄂尔多斯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为主,向南至吕梁山至晋中以北和陕北地区,向北到阴山山脉脚下,东界可能在张家口地区左近,往西到达贺兰山东麓。”窦志斌说道。

窦志斌告诉记者,高度发达的朱开沟文化,之所以未能像中原地区的夏商族人一样,率先完成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升华,主要是由于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的制约造成的。但在这次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面前,根植于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朱开沟文化为代表的人类集团,并没有像祖先那样简单地随水草而迁徙,而是适时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及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由农业转牧业或半农半牧。由此,中国北方畜牧文化的雏形,首先在鄂尔多斯地区从原始农业文化中分离出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我国北方早期游牧文化,也是由此在朱开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沿燕山、阴山、天山北麓的广阔草原、戈壁,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驰骋的地方。食草类牲畜是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源,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习性,注定了他们把凡有泉源、沟谷、湖泊,而且水草丰美的地区,均视为理想的驻足之地。另外,由于经济形态较为单一,一些生活日用品必须通过以物易物的形式和外界交换,这样,他们也就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大的活动范围,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充当了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就在这种为生存、发展的迁徙中,不经意地绵延发展起来。

窦志斌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此次在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虎豕咬斗纹金饰牌正是受了巴泽雷克文化影响。原来,这个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动物纹装饰,而且动物纹饰以平面造型为主。另外,钩喙蹄足的有角神兽纹样也是巴泽雷克文化中较为常见的,它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阿鲁柴登墓地和西沟畔墓地中都曾出现过,并且浮雕有角神兽的金饰牌在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也有较多出现。

  鄂尔多斯形成的文化形态  

  始终没有离开黄河水的滋养  

“纵观古今,鄂尔多斯形成的文化形态始终没有离开黄河水的滋养,始终没有离开长城墙的呵护,由此鄂尔多斯文化形态依形成的时间早晚,可凝练为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等。这也为博物院‘两个文化’:黄河文化和长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保障。”窦志斌说道,“就在这个月,博物院即将出版相关论丛,这里我先分享一些其中的内容。”

黄河文化是鄂尔多斯区域文化的基础和代表,从距今14万年前黄河南流支流之一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河套人”生息为滥觞,创造出了古人类起源之一的“萨拉乌苏文化”。随后乌兰木伦古人群在黄河支流水域乌兰木伦河上游开创出颇具影响的古人类活动文化。之后面对气候日益干冷的变化,倔强的“水洞沟”古人类在鄂尔多斯高原西南边缘一条名不见经传的黄河水域水洞沟流域地区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水洞沟文化”。这支明显带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文化形式对后世影响颇深,以至于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直系祖先”。从以上文化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旧石器时代的鄂尔多斯古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稳定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黄河流域水量不大的支流水系是古人类离不开的物质基础。这时的黄河文化遗址比较零星,并未形成较大的文化区域。

窦志斌告诉记者,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水平是较为低下的,境内并未形成影响深远的原始农业文化,尽管如此却独具特征且延续有序。公元前5000-公元前4300年前,来自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群与来自东部的太行山地区的后岗一期文化相遇在鄂尔多斯地区和岱海地区,形成了鲁家坡类型和后岗类型。公元前4000年前,同样是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沿汾河北上,在鄂尔多斯以北的岱海盆地北部形成了王墓山坡下类型。公元前3000年左右,居住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的大司空文化与来自遥远的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交汇,在南流黄河两岸形成了海生不浪文化。公元前2000年红山文化的后裔,再次与此前来到内蒙古南流黄河流域地区的仰韶文化人群相遇,发展成为老虎山文化。同时在南流黄河西岸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征的永兴店文化或称老虎山文化永兴店类型。之后,随着老虎山文化的衰落与南迁,在相当于夏商时期在准格尔旗兴起了特征鲜明的大口二期文化,老虎山文化的后裔并在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兴起一支颇具影响的朱开沟文化。从以上这些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来看,一是它们始终分布在黄河水流地区,对水系存在着极为重要的依赖性。二是在这些文化内涵中显现出共同的农业文明特征。

随着气候干、冷环境的加剧,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逐渐呈现出与原始农业相悖的经济形式。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原始农业与畜牧业的转化发生在朱开沟文化后期,大致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尽管原始农业出现衰落,畜牧业不断增强,但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农业的经济补充,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有一定分量的比重。在这种经济基础上,以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发展成颇具游牧文化特征的文化形态。考古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兴起、并发展有西岔文化、西园文化、毛庆沟文化、桃红巴拉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兴起的直接反映,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一种农牧交错文化。

秦汉一统后,鄂尔多斯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融合之地。一方面,中原王朝对“河南地”“新秦中”即鄂尔多斯地区不断开垦耕种,大力发展农业,加强黄河水系的开发利用,形成了许多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文化,如秦直道文化、古城文化、开垦屯戍文化等。另一方面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强,越过黄河而南下,与中原农耕文化相融合,又形成了黄河文化中农牧交错一体的融合文化。

明清时期,晋陕农业民族大量涌入内蒙古黄河流域,这一地区又一次迎来了民族大融合发展的高潮。明王朝与北元政权开通的互市贸易是明代中期迎来十分重要的节点,极大地促进了黄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更加典型的融合文化。俺答封贡、榷场互市、板升村落、蒙汉一家亲等,在民族友好的融合背景下衍生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蒙汉融合文化。另外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走西口”浪潮。大量来自中原内地的农耕人群来到草原地区,黄河两岸广袤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适宜进行农业生产。迁徙流转到此的农业人群,在这里开发黄河,发展农业,进行养殖,进行城镇化建设,带动和塑造了一系列的黄河文化,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响至今。处于农牧并举的经济基础上的黄河文化,其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融合性是这一时期黄河文化的最大特征。比如货运流转的黄河渡口文化,独具风味的旱作饮食文化,蒙汉交融的漫瀚调音乐文化,方寸流转的剪纸文化、多元风格互鉴的建筑文化、包容开放的信仰文化等等,这些都是黄河文化的外化表现,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与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围绕长城的修建、使用  

  这里也催生出厚重的长城文化  

“鄂尔多斯地区长城资源异常丰富,传承有序,保存完好,是全国范围内长城资源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围绕长城的修建、使用,这里也催生出厚重的长城文化,在鄂尔多斯历史演进中抹上了一层靓丽的底色。”窦志斌说道。

狭义的长城文化与农牧交错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长城的修建初衷和建设用途所决定的。因为无论是哪个朝代的长城,其最初修建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农耕人群与游牧人群的隔阂,隔断农牧两种经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但从客观的作用来看,长城却充当了不同文化交流的媒介,更加促进了长城内外两边民族的交流交往,促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因此,在长城沿线不断交往的人群社会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内涵丰富的长城文化。其文化形态也是包罗万象,意趣丛生,有的是书于典籍的文史资料,有的则是口口流传的民间故事,其文化载体不尽相同,通过历史的不断传承,长城文化逐渐成为鄂尔多斯人们心中的一种根深印记。

纵观历史,鄂尔多斯地区长城文化可以概括为城镇变迁演变文化、生活习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几大类,典型且形象生动的长城文化内容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义渠与宣太后、秦始皇跑马修边墙、昭君出塞、文姬归汉、南匈奴内迁、隋炀帝巡行十二连城、粟特人内附、茶马互市、封贡互市等等。这些经久流传的长城文化故事,无不是在长城的媒介作用催生共汇而成,文化内涵上都始终没有摆脱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交汇互鉴的文化基因,为世人不断传承、弘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