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大江大海大船上的特殊毕业典礼
2023-06-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通讯员 王辰轩/图

绵绵细雨中,“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的甲板上伴着海浪声热闹非凡。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70余名2023届本硕博毕业生以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向大学生活郑重告别。同时,37名2020级本科生也从学长学姐手中接过向大海航行的接力棒,登上“雪龙2”号,6月18日至22日期间,他们将在海上开展为期一周的海上实践课程。

▼ 毕业远航 ▼

  在大江大海大船上的特殊毕业礼  

在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上海交大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目标,于2018年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共建海洋学院,2021年与自然资源部极地中心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并于当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也是高校唯一的科教融合共建平台。2022年,“海洋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9月,海洋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如今,这31名同学正式成为交大海洋学院的首届本科毕业生。其中,84%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一半以上的学生通过保研、考研的方式留在学院,在海洋领域深耕发展。

“海阔天高任君行,洋洋得意始奋发。”总共70余名2023届本硕博毕业生,以在大江大海大船上的特殊毕业礼,在甲板上与母校师长、老书记、老校长、老院士等道别。

海洋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引导、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发挥作用,组织系列实习实践团队,从上海到全国,从涉海科研院所到一线基层单位,通过引导学生主体性参与,在行动实践和思想引领中,使学生深刻领会世情、国情、社情、民情、海情,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视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野。

在2023届的硕博毕业生中,有的前往中央部委和省市基层成为为人民服务的选调生,有的前往自然资源部极地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涉海科研机构继续蓝色海洋强国梦,他们都带着交大海洋人的烙印,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盛放。

▼ 海上实践 ▼

  登上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船  

自2022年9月,90名交大师生登上“雪龙”号之后,今年的6月17日-22日,50名交大师生又将搭乘“雪龙2”号在东海海域进行为期一周的海上实践。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在满足“雪龙2”号2023年度检修后试航工作的基础上,上海交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部极地中心的科考平台优势,集合双方优势科教力量,共同持续打造一门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实践类精品课程。这一实践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技术、生态六大海洋研究方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教书育人与科研育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汇合,培养年轻学子投身海洋与极地事业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落实培养科学与技术交叉复合的青年海洋领军人才。

在17日下午“雪龙2”号科教融合教学航次启航仪式后,师生登船安顿,准备出发。大家通过开展弃船演习、消防演习等应急演练,作业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海上安全意识。6月18日至22日海上实习期间,在上海交大和极地中心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分组进行海上走航观测,作业内容包括舯部CTD作业、浮游生物垂直拖网、艉部箱式和多管沉积物采样等。除了充实的作业实操,本次课程还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极地科考研究报告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了解中国海洋科考,树立家国情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通讯员 王辰轩/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