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校、城市如何排序?申城家长学生冒雨参加普通高校志愿填报咨询会
2023-06-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老师,您觉得我的孩子应该填哪个专业更有把握?”“你们学校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保研率高吗?”“我们的分数线刚到你们学校,如果被调剂了,未来有希望转专业吗?”

专业、学校、城市如何排序?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一直是道难题。今天,一批又一批学生和家长冒着大雨来到上海杉达学院,参加2023年“知分知位·百校集聚 我们一起填志愿”上海市普通高校志愿填报咨询会。据悉,这场咨询会也是在公布高考成绩及位序后,本市唯一一场大型咨询会,满足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咨询需求,搭建考生、家长与院校沟通桥梁,提供“一站式”咨询。

工作人员答疑解惑

  家长为儿子报考专业顾虑重重  

现场高校云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近百所高校参与。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35所上海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53所外省市高校,均选派招生老师与考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另有上海教育考试院专家莅临现场,提供权威信息并答疑解惑。

来到上海大学的咨询教室,几位招生办的老师被团团围住。挤开人群,记者来到上海大学招生办刘老师面前,因为咨询量过大,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嘶哑。“老师,想知道下计算机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区别。”徐汇中学的杨同学对上大的这两个专业十分感兴趣。

现场,不少家长刨根问底专业的深造率、保研率,还有转专业的几率是否大,刘老师的回复是,在填报志愿时了解这样的资讯意义不大。“哪怕保研率再高,但学习成绩不佳,也无法保研。转专业的名额也是每年动态调整的。我的建议是,先进大一,好好学习。”

“我孩子这次考了570分,如果报考你们医学技术类专业的话,几率大吗?未来的就业情况怎样?”针对家长的提问,交大招生办的郝治豪一一答疑解惑,根据他的经验,这个分数进医学技术类专业的概率较高。“至于就业率,不用太过担心。交大附属有许多医院,对医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现场还有一位考生家长想为儿子咨询交大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但她顾虑重重,“一般学护理专业的以女生为主,男护士会不会很‘另类’,四年就他一个人读这个专业会不会有点奇怪?”

听了这位家长的疑问,郝治豪哑然失笑,“当然不会,读什么专业和性别无关。今天咨询这个专业的学生和家长特别多。刚刚还有一名男同学的家长和您一样来咨询。”

除了公办院校外,民办院校的咨询教室里也是人山人海。在杉达学院管理学院的摊位前,三位不同专业的老师坐镇,回答大家的提问。

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于老师对一位女生的妈妈说,“我看你女儿外形条件很好的,可以报考我们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是我们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你们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是当导游吗?报考需要面试吗?”面对另一位男家长,于老师解释说,旅游管理不等同于导游,从事的工作类似于将迪士尼从空地变成迪士尼。学院和锦江集团、迪士尼、豫园等都有合作,学生就业率很高。“我们会在课程中带你女儿去旅游、骑马等,做我们的学生很开心的。”

以兴趣为依托

  不少家长愿尊重孩子意愿  

“有点迷茫”“吃不太准”“想冲一冲,进心仪的学校”,这是不少前来咨询的学子们抱有的心态。本来想考华政的严同学高考成绩比预想中低了20分,她走进走出多个咨询教室,希望能定位到最合适的学校和志愿。本来想考上海财大或者中医药大学的乔同学因为分数线的缘故,不得不考虑其他学校和专业,她对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十分感兴趣,这次特地冒雨赶来现场参加咨询会。

分数线不上不下,没有实现择校自由的情况下,到底是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心仪的学校,始终是道两难命题。现场,不少家长表示,愿尊重孩子填报志愿的意愿。

在交大的咨询教室里,一位家长告诉郝治豪,孩子的分数有可能上交大,但却对同济的人工智能专业情有独钟,自己愿意尊重孩子的选择。

“以孩子的兴趣为依托,让他们对城市、专业、学校自行做排序,自己做决定。这点让我觉得很欣慰,发现不少家长非常开明,十分尊重孩子的选择。”郝治豪告诉记者。

郝治豪是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大三学生、学院学生会主席,目前在学校招生办参与勤工助学,他透露说,高中时就心心念念想来交大,这是他的“梦中情校”。在交大三年,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之前的憧憬梦想都在交大实现了。

和大部分学生都是和家长来现场咨询不同,建青实验学校的熊怡敏和同学们都是独自前来参加咨询会。“我的事情我做主,爸妈就在电话里远程当场外嘉宾。”

据悉,此次咨询会活动,主办方上海杉达学院还特邀权威专家,免费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志愿填报服务。现场有上海教育考试院原高招办主任、部分区教育考试中心多年负责高招工作的专家,编写《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手册(导航)》的主编、副主编,以及部分高校招办主任,更有针对性地为考生一对一分析院校布局、志愿结构等问题。

咨询会全天开展了多所高校专场宣讲,解读高校招生政策,帮助考生对心仪院校和专业深入了解,获得今后学习环境、就业前景等相关信息;公益讲座分享志愿填报技巧,全方位解答考生在志愿填报中的疑难问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