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新书出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谢舒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三周年之际,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新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一场座谈会也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望道研究院举行。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一书源于总书记回信,源于“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星火”寓意“星火一丝、可以燎原”,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都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从场馆讲解到馆外宣讲,从红色巴士到电影党课,“星火”队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活起来、火起来。
复旦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思政导师孙冰心和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谈思嘉是此次新书的作者。如何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如何让宣言精神走近青少年学生,正是本书撰写的初衷和目的。为此,他们特别选取陈望道青年时期的事迹,采用故事讲授与插图相结合的形式,以求更贴近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实现更大程度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引领。
座谈会上,复旦大学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望道研究院理事会副秘书长、“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周晔说,此书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和育人价值。他认为,未来要继续在筑牢信仰之基、深化研究阐释、挖掘红色资源、强化服务导向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伟大建党精神、《共产党宣言》精神的理论研究高地、人才培养高地、红色文化高地、新型智库高地,为培养造就一代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陈光磊教授是陈望道的第一位研究生,他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与陈望道交往中的小故事,描绘了陈望道追求真善美、关心学生、胸有沟壑、谦和低调的风采形象。同时,他表示,陈望道需要纪念、也应该纪念,一代代复旦人应当传承好望道精神,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陈望道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为党团培养众多青年干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洪颖哲馆长从新渔阳里6号讲起,回顾陈望道与共青团的渊源。她认为,此书内容扎实严谨,史实可考,语言轻松活泼,易于理解,可读性强,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塑造。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团委副书记李贝贝介绍,以“宣言精神”为核心的大中小主题思政课构建了具有复旦特色的红色教育一体化体系,在“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复旦附中于几年前成立了“望道”党史研习社,培养了一批传播望道精神的“小火苗”,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义乌是陈望道的家乡,也是陈望道当年首译《共产党宣言》的地方,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朱德友分享了义乌市市委市政府打造“望道信仰线”的内容路径与现有成果,期待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出版为契机,促进校地双方在陈望道研究上取得更多的成果。
“102年前,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建党做了理论准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晓林教授则期待,从多方面继续激励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谢舒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