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收藏青黄不接?这个市民收藏大展要发掘青年收藏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我们之所以要办这个青年收藏大展,就是因为海派收藏的队伍严重老化,8000多个收藏家中,可能1000个青年都不到。”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张坚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直言不讳。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要展览,上海市民(青年)收藏大展时隔10年再办,即日起面向全市青年收藏家征集藏品。在人才青黄不接的大背景下,这个展览显得很及时。
上海市收藏协会成立37年了,无论是收藏家数量,收藏品类还是水准,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然而近来会长张坚十分心急。他告诉记者,10年前举办第一届上海市民收藏大展时,收藏家队伍的人员还是齐整,但是10年之后,随着老一代收藏家离去,人才老化现象凸显。在他们的会员之中,80后和90后青年收藏家数量不到八分之一。“这当中不排除有青年人也在玩收藏,只是不愿意加入协会的情况,但大部分情况还是青年人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对收藏没有太多兴趣。”
在这样的情形中,海派收藏的传承与发展就面临窘境。张坚说他经常听到老一代收藏家的哭诉。有一位收藏家85岁了,收了一屋子“三寸金莲”鞋,结果后代无人愿意继承藏品,只能找一些小博物馆进行捐赠。还有一对老夫妻省吃俭用收藏收音机,也是后继乏人,整天满脸愁容。另有一位红楼梦物件收藏家,去世后藏品被低价变卖,令人痛心。
上海市收藏协会中的青年会员少,不代表现在的青年人不玩收藏。而上海市举办这个针对青年的收藏大展,就是要把那些民间的青年收藏家发掘出来,并且给那些“藏二代”以展示他们藏品的平台。上海市民(青年)收藏大展办公室主任张忠对记者介绍,此次大展针对49岁以下的收藏家征集作品,即日起到9月17日市民可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公众号、夜航船国艺文化平台和上海市收藏协会公众号进行报名。展览将在九、十月间举行。最终评选出100位市民青年收藏家。
上海市民文化协会副会长吴榕美告诉记者,青年收藏家的收藏一定与老一辈有所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所以此次征集的藏品,除了传统收藏、大众收藏和海外收藏之外,还增加了潮玩收藏和另类收藏。潮玩是近年青年收藏的大热门,有人收彩蛋,有人收滑板,有人收球鞋,还有人收徽章,这形成了新的收藏门类。至于“另类收藏”,吴榕美说,她就知道有青年人收藏各种颜色的沙子,还有人收藏各地的空气。这些收藏也要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据悉,在下半年举行的海派收藏精品展中,长三角地区的青年收藏家也会携品参展,相信广大市民将能够一览“海派收藏”新生代的魅力和风采,共享上海市民文化节与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藏品征集启动现场,记者就遇到了80后彩蛋收藏家蒋兰君。作为一名设计师和蛋壳画非遗传承人,蒋兰君虽然年纪不大,但从小就收藏彩蛋,藏龄已经达到30多年了。她收藏的几千枚彩蛋以中国蛋画为主,兼收世界各地的不同年代、不同工艺、不同手工艺人的蛋画工艺品。其中最为珍贵的为清代彩绘蛋以及绘有彩绘蛋的木板漆画。蒋兰君告诉记者,其实身边还是有一些青年人在进行各自的收藏的,“玩收藏的人,对生活总是充满热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