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数字化、智能化诊疗模式,本市共15家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落地
2023-07-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目前上海帕金森病患者有8万到10万,治疗率不足40%,农村和偏远地区则更低。因此,提高帕金森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和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

为有效推动我国这一疾病的诊疗专科化、全程化、分级化和智能化,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实现更广泛的患者获益,中国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在上海启动,上海又有5家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最新授牌。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15家国家级帕金森病专科中心。

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约350万,几乎占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总人数的一半。而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达到500万左右。

在三级医院,帕金森病的正确诊断率约76.5%,社区医生对于诊断标准的知晓率仅为41.1%;即使正确诊断了帕金森病,患者本身的行动迟缓也加重了其就医困难、随访困难的程度,导致疾病管理不规范,难以保证治疗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军教授在《帕金森病一站式中心2.0》的专题演讲中指出“不同于传统的诊疗模式,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进入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以创新的技术和模式应用作为重要标志。”

“成立‘中国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并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实现更广泛的患者获益。”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王悍院长及神经疾病诊治中心王晓平主任表示,“一站式中心让患者拥有好的就诊体验,给患者带来温暖”。

“从前,各个医院有各自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的标准不同,全国这么多病例资料很难整合到一起。”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侯晓军介绍,“现在,通过信息化的平台,数据采集可以在统一的标准下采集,这种方式可以把数据集合在一起,发挥巨大的作用。”帕金森病三级诊疗中心将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的帕金森病临床数据库,进一步研究、挖掘疾病内在机制规律以及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特征。

据了解,早在2020年,上海已经建成第一批中国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此次新晋的5家分别为;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