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任务91.8%!四个词概括浦东引领区建设两周年
2023-07-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浦东新区即将迎来“引领区两周年”。市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首场“奋进引领区书写新答卷”浦东新区发布采访活动中,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用勇立潮头、活力四射、美好生活、充满激情四个词来概括引领区建设两周年。

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引领区任务91.8%

两年来,浦东新区紧扣中央赋予的“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这五大战略定位,瞄准2035年的发展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扎实推动中央《引领区意见》落实落地。

目前区《实施方案》450项任务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有413项,占91.8%,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落地。

浦东“勇立潮头”,探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承诺制注销、强制注销等新一批商事制度改革,推出文体旅“一证通”、环评排污“两证合一”等首创性改革,制定全国首个地方船供物料产品领域代码标准体系,首创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

持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落地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建立全国首个支持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的“离岸通”平台,设立“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东南亚分中心、东亚分中心,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首创“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积极运用立法授权,已有16部浦东新区法规、2部地方法规浦东专章和16部管理措施制定出台,初步构建了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

浦东“活力四射”,两年来,大中小各类企业蓬勃发展,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9家,累计达到43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81家;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21家,累计达到46家;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浦东有28家独角兽企业入围,其中14家是新晋独角兽;共授牌75个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赋能小微企业超过2600家。

去年,浦东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3300亿元、1200亿元,约占全市75%、40%、40%,特别是一批重磅创新成果在浦东诞生。两年中,新上市6款一类新药、7款创新医疗器械,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起浮出坞,全球最大江海联运型LNG(液化天然气)船、中国首艘全球最大型2.4万TEU(标箱)集装箱船建成交付。

建设属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引领区

“美好生活”体现在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上树标杆、作示范,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建设属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引领区。

教育方面,近两年新开办学校48所,公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去年教育财政支出达到2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3%。医疗方面,新开工建设医院5所,长征医院浦东新院、上海九院祝桥院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养老方面,新增养老床位4284张。文化方面,上图东馆、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等文化地标投入运营、人流如织。城市环境方面,新增公园61个,陆家嘴水环一期贯通开放,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经过两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显著提升,15分钟可及可达覆盖率从2018年的36%上升到2022年的93%。

引领区建设“充满激情”,今年浦东新区开展“硬骨头攻坚行动”,推出十大攻坚项目。接下来,浦东将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推动首批授权事项在年内落地。

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10周年,浦东将在总结10年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开放实施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外资准入、市场开放、人才引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制度创新、离岸金融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深化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聚焦“四大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

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以来,浦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按下增长的“快进键”,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浦东将持续提升六大硬核产业,“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的能级,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今年的产业规模将提升到7500亿元以上。同时,也将聚焦“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抢先成势。

加快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浦东将积极构建世界级地标商圈、特色商圈、社区商圈等多层次商业布局。积极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推动国金中心、前滩太古里等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店首展优选地。

加快城市空间新载体的建设。当前浦东正在深入推进主题城市建设,将陆续形成更多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增长极。比如,陆家嘴的龙阳路枢纽现场机器轰鸣,张江科学城的“科学之门”正拔节成长,“科学之门”两栋320米的塔楼已经全部结构封顶,金桥城市副中心的“七朵金花”将次第盛开,“金色中环”“3+5”重点区域将串珠成链,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已联动张江和临港形成“2+N”的产业布局。

今天,浦东集体采访还深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李政道研究所、智能网联汽车开放应用场景等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