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全面超往届!暌违三年的艺术节距回归还有100天
2023-07-1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1998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至今仍然记得,“我有幸参加了首届艺术节的演出,我的节目是一台戏,当中三个折子戏。”25年过去了,他和所有的上海市民、观众一样,期待着暌违三年的艺术节在今年金秋10月的回归。7月10日,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百天倒计时启动仪式举行,同时,艺术节也正式官宣将于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举办,规模全面超过往届。

组委会透露,作为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一张文化金名片,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内容体量上,演出展览、艺术天空、扶青委约等项目规模均超往届,境外项目占比近六成,各板块活动增量20%,预计举办各类活动超过400项、惠及600万观众人次。一大批国际级名家、名作、名团将重磅回归,首演、首展、首秀项目将集聚申城舞台。在内容策划上,艺术节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特设“丝路之光”系列演展以及论坛等活动。同时,艺术节也立足自身发展,在“扶青计划”举办十周年之际,首次面向全球招募作品,首次设立视觉艺术板块;进一步拓展艺术融合新品牌ARTRA自定艺的内涵和影响力,为艺术节破圈迭代,吸引年轻观众打造“核爆点”。

启动仪式上,本届艺术节的主视觉设计以富有创意的H5游戏形式揭晓——“艺术鸟”展翅翱翔,飞往高空俯瞰上海全貌,张开羽翼游览世界艺术景观,飘逸的彩带随后幻化为本届艺术节主视觉。参与游戏的市民和观众,最终将能在游戏中生成一张属于自己的艺术节海报。

艺术节中心表示,本届艺术节主视觉设计以“艺鸟归巢 律动之窗”为理念,以飞翔的“艺术鸟”形象为设计的主体元素,代表艺术节的“回归”与“延续”;“艺术鸟”形象由飘逸的彩带环绕而成,形成象征“多元”与“开放”的艺术之窗;缤纷的渐变色彩则源自艺术节LOGO,象征艺术节不断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不断打造充满时代感的“艺术潮流场”,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品牌年轻力,不断推动艺术节破圈迭代,使观众在满满的获得感、体验感和互动感中共享艺术温暖,满足精神需要。

与此同时,汇集四十余位各艺术领域人士的艺术节先导片也正式推出。多明戈、阿库·汉姆、谭盾、沈伟等四十余位海内外知名艺术家与演艺机构负责人,为艺术节送上祝福,期待在金秋时节让世界“艺术时针”拨到“上海时间”。

尚长荣告诉记者,参加艺术节是自己珍视的记忆,“98年的演出,我的三个折子戏,第一个是古典剧目《牛皋下书》,这是宋代的;第二个是我们上海的招牌戏,《曹操与杨修》;第三个则是根据莎士比亚改编的京剧《李尔王》,30分钟的一个独角戏。对我来说,用中国京剧的形式,一个角色去叙述自己的经历,是个挑战,还好那台演出还不错,观众们挺喜欢。当时我和廖昌永、黄豆豆三个人获得了‘艺术之星’的荣誉称号,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永远把获得这个荣誉,当做激励我继续加油干的动力。因此,我也期待绚丽多彩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能有更多优秀的各国优秀剧目来绽放。”

仪式上,尚长荣也特别为年轻艺术家罗晨雪、谭一梅与王怀甫颁发了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纪念版。昆曲演员罗晨雪将随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登台本届艺术节,她说:“这是文化自信的一次展示,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遇。”上海歌剧院舞蹈团舞者谭一梅则将在艺术节期间推出的以《兰亭集序》为灵感的舞剧《永和九年》中亮相,她告诉记者,这部剧“不仅有东方美学的呈现,也会融入现当代元素,希望让大家眼前一亮。”王怀甫曾随杂技剧《战上海》登台艺术节,是男主角“江华”的扮演者,他说:“今年,我们会带来新剧《天山雪》,杂技人会一次比一次更加精彩。”

艺术联通世界,也点亮未来。前辈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之间的艺术精神传承和艺术力量传递,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未来性”,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上海文化将始终保持澎湃的原创动力与不竭的艺术能量。

启动仪式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还与光明乳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获得支持的国际艺术节将撬动更多力量投入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为推动更多高质量文化内容的产出提供支撑,为丰富上海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进一步添彩增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