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青年办实事|杨浦的这个夏令营助青少年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3-07-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是清晨的阳光,是最富有朝气蓬勃的一代。

但不容置疑的是,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当遇到亲子沟通问题、面临校园内的人际互动难题、承担各种压力等时,如何正确释放情绪也成了一门“必修课”。

如何让青少年走出“心灵沙漠”,走向“心灵绿洲”,如何给予青少年充分支持,真正从需求出发,为青年办好实事,助力他们在心灵之路上找到新动力呢?

 问题  想要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有点难 

刘先生的儿子正处于青春期,作为爸爸,他敏锐地发现,这个年龄的儿子变化很快。“真的是一年一个样。好比去年他还是外向开朗的阳光大男孩,今年可能就变得寡言少语。可作为家长,我很难走入他的内心,并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课业压力大,还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我们希望能有一些渠道,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这个人生关键时期,在他们需要陪伴的时候及时介入。”刘先生建议。

和刘先生一样有困惑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事实上,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早前估算,全国3.67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

 调研  青少年的心灵亟需呵护,需要开一剂良方 

针对这一需求,杨浦团区委对近百位家长群体进行了调研。家长马女士表示,自己留意到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耍小脾气,有时亲子沟通较为困难,但反而能够听进去同学说的话;学习上容易轻易放弃,不愿意思考。希望孩子能学会管理情绪。

参与调研的杨浦团区委权益工作负责人马一峰认为,马女士的心声折射出广大家长在面临亲子关系和青少年成长问题时的忧虑。“坦白地说,学生情绪管理失控的真正原因是青少年与环境互动关系障碍引起的,父母间的沟通不畅、对青少年的过分溺爱或者管束、青少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等都是‘病因’所在。”

马一峰指出,以往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辈群体玩耍和互动中寻找情感的平衡点,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与大自然的深度接触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为生活增添色彩,现如今青少年缺少与同龄和大自然接触,加上学业的压力和家长的期待,他们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更为极端的现象发生。这些都是青少年不能与系统环境互动导致的。

让孩子回归自然,融入集体,从与同辈之间情感建立,过度到同辈之间的相处之道,这种关系的建立和打通,可以说是一剂良药,可以治愈伤痕,也可以帮助青少年具备社会化能力,更好地融入家庭、融入学校,最后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在调研过程中,开设青少年健康成长夏令营的呼声最高。于是,“心动力”杨浦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夏令营的计划应运而生。

负责家长联络的青少年社工王乾告诉记者,在报名填写信息中家长们对于营期的三大期待依次是提升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专注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举办青少年成长夏令营并非心血来潮。记者了解到,团区委长期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别关注青少年心灵陪伴。在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早在今年年初,团区委就联合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杨浦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杨浦区民政局共同启动了“一缕阳光”杨浦区青少年心灵陪伴计划暨上海12355·青春杨浦共享空间。推行政府主导推动、全社会参与的“1+2+3”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即成立1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联盟,组建2支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实施3项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为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

 方案  开设全市首个心理主题夏令营 

杨浦团区委在前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基础上,结合青少年成长的个性特点,开展区校联动,精心设计系列课程,寻求探索解决方案。

7月10日至7月22日,杨浦区团区委和上海体育大学校团委共同为10—14岁青少年量身定制推出了2期“心动力”杨浦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夏令营,采用沉浸式互动体验式的教学,融入心理学、教育学、素质拓展、体能训练等众多手法创新,帮助孩子们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抗挫力与觉知力。“这也是全市第一个心理主题的夏令营。”马一峰说。

夏令营地点位于上海体育大学的一栋独立的活动室,记者抵达现场时,孩子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参与一场趣味杯子舞。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也趣味横生,根据一首曲子的节奏,孩子们在白纸上尽情涂鸦。之后,大家又以小组为单元演绎一出出心理剧。

进入另一间工作室,孩子们又依次进行了一场神奇的心理评测,只需对视高科技仪器30秒,就能得到一份心理量表报告。

“非常解压,很有意思。”复旦科技园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孙同学表示,最放松的是大家躺地上聆听音乐的环节,相当于做了一回“身体扫描”。

来自同济第二初级中学的黄同学告诉记者,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了自己。“老师们上的课很有吸引力。讲和听只占了一小部分,我们在绘画舞蹈玩游戏的过程中彻底放松下来。”

“今天的课程是我们自创的‘唱奏画演’音乐心理舒缓课程,我们将心理元素精心融入到艺术课程中,运用体育艺术疗法,孩子们学习起来又解压又能领略心理学的魅力。”设计该课程的李云朵老师解读说,通过学习,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上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比如参与音乐课程帮助孩子们通过音乐和表演来宣泄情绪,调节情绪的能力得到了改善。他们学会了用艺术的方式来处理压力和情绪问题;通过绘画音乐创作的实践,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拓展。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颖的创意,并将其应用于音乐和绘画中;音乐课程中的合奏和音乐表演活动促进了孩子们间的合作沟通,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创造美妙的艺术作品。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辅导员兼团委书记张李兵告诉记者,围绕“身心一统、求知健心、形式多样、多元技能”的核心愿景,夏令营每期招募40余名杨浦区青少年,开设每期六天的走读营,共开展两期活动。其中的心理评测环节借助了心理系著名教授贺岭峰的团队力量,分成前测和后测,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给孩子们的心理做一次“CT”。“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此次我们招募了20余名心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成为孩子们的小老师,并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每个小组的导师,观察记录小组成员的成长变化。”

 成效  在营地里同甘共苦得到心灵成长 

首个心理主题夏令营闭幕了,不少孩子从不愿意表达感情,到在观察员和老师的帮助下,在同辈的互动和融入中,逐渐克服心理上的负担,释放自我,融入团队。正如大学生观察员陈淑莹回忆,在入营破冰之际,不少孩子属于“非必要不发言”,但是经过六天的相处,不同性格的孩子性格向彼此融合了。性格外向的孩子会主动带着其他孩子玩,有的孩子因为表达欲过于旺盛忽略了其他人的发言时,也会在其他组员的提醒下,让其他组员优先发言。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实际上表达欲同样也很旺盛,只是他们更倾向于在心里自我对话。

协同合作是青少年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大学生观察员梁伟松见证了孩子们努力在团队中同甘共苦的全过程。“他们尽可能地做出自认为最好的决策,通过足够强的执行力去完成既定目标,这代表他们认可这个团体,并且想要为自己所在的团体争取荣誉,谓之‘同甘’。不少孩子在失败后没有推卸责任,积极复盘希望能梳理错失良机的症结,反思可以改进之处,谓之‘共苦’。”

对孩子们的变化,夏令营营长赵煜感到十分欣喜。“在夏令营结营之际,有的孩子觉察到原来我可以用正确的方式跟父母去表达。其次,营地本身提倡自由包容,每个人在参与过程中都可以突破舒适圈,比如我们要帮助善于表达的孩子学会倾听别人的分享,鼓励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多作分享。又如很多孩子入营之初东西会乱放,不会收纳,我们试着让他们学会独立。每天的饭点,组员会分角色为团队做一些事。在家时孩子们比较自我,在这个团队中必须要照顾到团队的感受,达成共识。”

据杨浦团区委副书记王江南介绍,下一步,团区委在社区及校园将打造20个青春杨浦×上海12355共享空间及“YOUNG”心理服务空间,借助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及志愿者的力量,启用上海市12355心理咨询杨浦专线,对有心理援助需求的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及家庭治疗等相关活动。“在服务青少年过程中,团区委还将发挥服务青少年的网络平台优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等服务,不断提升杨浦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