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宜养生,专家教你冬病夏治
2023-07-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7月23日,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节气上海常年平均气温30.2℃,平均降水量81.6毫米。同上一个节气小暑相比,气温和降水量都有所上升。

大暑节气后如何养生?近期备受关注的“冬病夏治”又是什么?据上海市同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袁萍介绍,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指对一些因阳虚、外感六淫之邪而导致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阳气旺盛,病情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

适用冬病夏治的疾病有哪些?袁萍指出,要用于中医辩证属于阳虚病症,以及怕冷、畏寒等阳虚体质的亚健康人群保健。包括各种体虚、脾胃不和、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调理;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类疾病;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疾病。

冬病夏治有什么小妙招呢?袁萍建议,在三伏天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利用此时机体阳气充沛,代谢旺盛,药物更容易渗透吸收,从而起到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使冬天易诱发或加重的疾病得以治愈或减轻。

那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是依据“冬病夏治”原理,利用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时期,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的气血也最为旺盛,以中药贴敷穴位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阴阳、祛湿驱寒的作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袁萍介绍道,在“三伏天”敷贴“三伏贴”对机体可以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疾病防治的目的。在预防和治疗许多慢性疾病方面,特别是对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者、虚寒性胃痛、消化不良易积食等疗效尤其明显,所以,中医有“冬病夏治三伏贴敷”的传统。

三伏贴有助于调动人体阳气,扶正固本,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同时还能把寒气从人体中释放出来,调理冬病,为秋冬储存阳气,使一些宿疾得以修复。其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但是贴“三伏贴”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袁萍提醒广大市民,因每个人的耐受程度差别较大,若皮肤出现瘙痒、灼热等感觉时,随时将药物自行除去,以患者耐受度限,不要强行延长敷贴时间。敷贴当天忌洗冷水澡,忌过量运动、大量出汗。敷贴禁食辛辣、鱼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忌烟酒。有以下症状的患者不提倡进行敷贴:发烧、咯血、孕妇、严重皮肤病、糖尿病和结合病患者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