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上开出“行走的课堂”,这群师生与“老挝詹天佑”再相逢
2023-08-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老挝自此一跃迈入铁路现代化运输时代。这条友谊、科技、绿色、开放的跨国铁路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穿山越岭,创造辉煌。

其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有一批立志成为“老挝詹天佑”的留学生曾直接参与和见证了中老铁路初期建设,现在已成为通车后的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并努力成长为维护中老铁路的工程师和搭建中老友谊之桥的工程师。这个暑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举行“寻访中老铁路”研学实践活动,共同开展“行走的课堂”,通过中老铁路与“老挝詹天佑”们相逢在老挝。

  // “老挝詹天佑”带着技术回国奋斗 //  

为期10天的“行走的课堂”从中国昆明火车站中老铁路零公里标位置上启程,师生们乘坐复兴号动车组到中老铁路中国段磨憨综合维修车间启动研学活动,接着前往中国老挝磨憨-磨丁合作区境内傣族自然村南坡村开展“铁路+沿线”心连心活动,再经过磨憨、磨丁口岸到达老挝境内,调研老挝磨丁经济特区,前往磨丁火车站乘坐中老铁路班列前往琅勃拉邦,进行老挝段的研学之旅。

第二批老挝留学生、曾多次在中老铁路玉(溪)磨(憨)段建设和运营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老挝留学生李东在研学途中,不时和小伙伴们分享经历,科普中老铁路知识,还带领同伴们到餐车车厢,介绍友谊超市、占芭花超市的特色以及融入其中的中老文化。

早在6年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就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为中老铁路运行培养急需的本土化铁路技术人才,首届9名老挝留学毕业生在中老铁路初期建设时就开始服务。此次,首届老挝留学毕业生在自己的国家见到了曾经培养他们的师长和亲爱的中国学弟学妹们。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铁道工程系主任、专业教师李培刚是中老铁路工程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参与者、老挝首批来华学习铁道工程专业留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在他看来,时值“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此次调研学习“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运营和发展成果更显意义,他也十分欣慰地看到留学生们从中老铁路的实习、培训、运营中的迅速成长。

“我们在琅勃拉邦维保中心见到我们学校的老挝留学生,开心极了。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工作是中国技术人员和中国师傅带教,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还了解到首批老挝留学生已经当上了各岗位的小组长。虽然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我能从他们的眼睛和笑容中感受到他们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贸专业学生程露曾担任2021年“云游中老铁路”研学实践团队队长,和多位老挝留学生结下深厚友谊,“老挝籍青年为博跟我说,他和在万象综合维修工区工作的杨烨都已经靠着自己的薪水买了摩托车,中老铁路给老挝人带来了很多的工作机会。”

一路上,中国师生和老挝留学生在各个中老铁路工作区相遇相聚,看见曾经的好朋友们在为他们自己的国家付出汗水、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加固中老两国之间的情谊,这让程露既激动又自豪,“几年前,我们就收到他们的热情邀请,说等铁路开通后,去他们的国家看一看,这一次也正是彼此兑现承诺的时候。如今,我们又相约继续踏实努力地去奋斗,未来,在老挝或在中国顶峰相见!”

  // 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 //  

在铁路沿线一路科普,将中老铁路的魅力传播给更多人,也是师生们此行的重要事项。大家共同制作科普视频推广中老铁路,同时,还走进了铁路沿线移民村,把一些铁路上的安全常识以及中老铁路的概况介绍给了当地百姓,一些小朋友都盼望着乘上“澜沧号”和“复兴号”来感受一下中老铁路沿途的风光。

老挝人民盼望的幸福生活,也随着铁路建成后一列列奔驰的火车而来。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贸专业学生鲁博源最难忘的是在孙红林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琅勃拉邦移民村,延续和老村长的“五年之约”。

移民村是由我国援助的中老铁路搬迁安居村项目,老村长在见到孙老师后便握紧双手,激动地向师生一行介绍他的新家:相比原来更宽敞更结实!在二楼阳台,老村长手指向远处的铁路,每天他们都能看到火车呼啸而过,老村长的孙女也期盼着有一天坐上中老铁路来到中国。

两个小妹妹都对中老铁路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小妹妹用中文念出“中老铁路”“一带一路”时,鲁博源知道,她们的心中已悄然种下一颗关于铁路、关于友谊的种子,“我们虽然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我们心心相连。正如总书记此前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提及老挝留学生联名信时对我们中老青年寄予的希望:‘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互联互通的根基在心心相通’。”

这样的画面同样让参与本次实践活动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几位学生深有共鸣。在杨超看来,走进寻常百姓家,也正是本次研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目的,与铁道同行,与百姓同心,只有走进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让这条中老铁路成为沟通中老两国互利互通真正的桥梁与纽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