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折的纸飞机,惊动了圈内的国际“大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视频 常鑫/剪辑
4年前,儿子唐睿阳(Ryan)上幼儿园中班时,唐金耀给他买了一本名为《飞行大师:101架纸飞机》的折纸书,“纯粹就是给小孩子玩玩”。没想到,4年后,9岁的Ryan的作品被全国很多小朋友称赞,他此前视为“国际级大神”的折纸偶像Jayson Merrill,也在国际平台上转发了他的故事。
在家长们都在疯狂“鸡娃”的暑假,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故事,孩子在其中找到了乐趣、理解和尊重,大人更是从中找到了教育的意义。“现在理解了,什么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唐金耀说。
◆ 买了本父子俩都看不懂的折纸书 ◆
唐金耀给儿子买折纸书时,根本没有想太多,“就觉得小孩子玩玩折纸挺好的,我们小时候也折纸飞机啊!”
他没有想到的是,都是“折纸飞机”,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这根本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一张纸折几下,哈一口气扔出去”的纸飞机。
“这种折纸,原来是一张纸要折上百次,要设计一款机型,要知道飞机的构造,是个很小众的圈子。”这些是唐金耀后来才了解到的知识,当时,一开始就把父子俩都给“撂”倒了,“现在回头看,这本书其实只是非常简单的入门级折纸飞机书,并不涉及太复杂的专业知识,可以照着图示去学,但对中班小朋友来说,依然太难了,很多符号他看不懂,我也看不懂,所以基本放弃了。”
但是,当时种下的种子,不经意间就发了芽。2022年上半年,二年级的Ryan天天在家上网课之余,还在B站和小红书上看折纸视频,排遣无法出门的寂寞时光。照着视频教程,他很快就做了出来,小男孩的成就感迅速爆棚。曾经看不懂的“天书”,变得不在话下,Ryan正式“进军”这个小众领域。
“他可能是稍微有点天赋的,上百个步骤,他折个一两遍,就能记下大概了。他也教过我,但我一步都记不得。”唐金耀说。
折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Ryan一次折四五个小时都是常事。唐金耀是个开明的80后爸爸,决定支持儿子热爱的事,“我不知道折纸有什么用,但只要他热爱并快乐,我就坚定支持他!梦想就在指间,万一不小心就折出个未来呢?”
◆ 为儿子视频平台开号记录梦想 ◆
唐金耀出身传统视频行业,而且执行力超强。决定要支持儿子的兴趣后,他迅速在小红书、B站、抖音和视频号四个短视频平台都给Ryan注册了账号,“目的很单纯,折纸是个很小众的圈子,孩子需要展示的平台,他的努力需要被外界看到。另外,我们一开始想做‘Ryan教大家折纸’的教程视频,觉得这样可以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今年3月份开始,父子俩上传了几期教程,全过程记录折纸,都是几十分钟的视频,最长的一期近1个小时,效果不太好,观看数只有几千。“5月份,我打球受伤,在家养了两个多月,就想着和他一起好好做折纸视频。”唐金耀和Ryan约定,到暑假结束时,一起把账号粉丝涨到500。
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Ryan开始挑战“全世界最难折的纸飞机之一——F-22起落架版”,唐金耀也开始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几个机位的大量素材拍摄。儿子折了138分钟,唐金耀拍摄的视频素材远超这个数字,然而效果并不好——纸飞机被说“丑”,视频发上去,也只涨了1个粉丝。
“我们把这个巨大的落差,剪成了一条1分钟不到的花絮视频,结果,在几个平台都爆了。”无心插柳之举收获意外之喜,让两人对于坚持当初的梦想的决心更为坚定。
一开始,一夜之间粉丝就涨了1500,略微腼腆的Ryan只感叹了一句“我的老天爷啊”,但吃饭时他却拿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看那条短视频,不停傻乐。
后来,短短几天,小红书粉丝就涨到了5.5万,B站也有了2.4万,全网有了超10万的粉丝,是原本目标的200倍!
“我本来想按照常规思路,让他说一句粉丝目标达成时的感言,但正儿八经的采访里,他怎么也说不出来,后来他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感动的话,‘不知道101年后……不,200年后,我在天堂还有纸折吗?要么我就拿云折吧!’这句特别孩子气的话,不就是我们的初心吗?”
◆ 收获坚持、理解和友谊 ◆
小Ryan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折纸爱好者转发,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唐金耀,国际折纸圈的“大神”Jayson Merrill也转发了Ryan的视频,还配文说“那是一位坚持梦想的孩子”。父子俩一下子就有了“做梦的感觉”,这可是Ryan折纸之初最崇拜的偶像啊!“这更让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只要努力,梦想就有实现的那一天。”唐金耀很感慨。
在家里养伤的两个多月,唐金耀亲眼见到了一个9岁小男孩因为热爱爆发出的能量。Ryan第一次的“F-22起落架版”被评价“丑”之后,他并未气馁,而是前后花了1660分钟,先后12次挑战。
“一开始我看他坐立不安,以为是在分心,结果发现他一直都是在思考和自己设计步骤。”周末的时候,Ryan一折就是四五个小时,时间之久甚至让唐金耀都有点紧张,因此,除了用摄像机时刻记录之外,他过一段时间就假装去送水、送水果,看看他的情况,了解他的心理,“怕他崩溃,但让我欣慰的是,他非常投入,显示出了强大的专注力。”
耗时太久,Ryan妈妈其实有点担心他荒废功课——Ryan在徐汇区上海小学就读,别的家长都在忙着“鸡娃”,只有他们家在折纸。“一开始我们理念不太一致,我只能跟Ryan说,你想要好好折纸,学习上你就得提高效率。”唐金耀说,自己在“反向鸡娃”,但Ryan也变得特别懂事,暑假前的三年级期末测试,拿下了全A,“他还得意地给我展示语文老师陪他打羽毛球的视频——老师承诺他如果语文能拿到A,就陪他在学校打羽毛球!”
送儿子期末奖励礼物时,唐金耀闹了个大笑话,儿子希望礼物是“三明治纸”——一种折纸用的金锡纸,但他却买了一堆三明治回家,然后把包装纸仔细擦干净送给Ryan,遭到了儿子的无情“嘲笑”。
“但我们都特别开心,通过参与和记录他折纸飞机的过程,我看到了他的成长,他也看到了爸爸妈妈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很多次看了我做的视频后都问我,‘爸爸,你真是这么想的吗?’我回答他‘当然’,他特别激动,觉得大人懂他。”唐金耀很感慨,“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呢?他教我折F-22,我怎么也学不会,我就会想到我辅导他做作业时的态度。我觉得,是折纸,让我们懂得了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
收获也扩散到了更大的范围。线上,Ryan拥有了很多爸妈粉和同龄粉,大人们会和唐金耀聊爱好和教育的话题,孩子们则热情地表达对Ryan作品的喜爱和对他折纸过程的钦佩,甚至会问“是否可以送我一架纸飞机”,唐金耀问他“舍得吗?”,Ryan会说:“当然,他们能欣赏我的作品,真是太棒了!”
线下,唐金耀则有意识地带他去公园等公共场所玩纸飞机,当看到孩子甚至大人们都围上来,好奇地问Ryan关于纸飞机的问题以及一群孩子在蓝天白云下奔跑着追逐纸飞机的场景,总能让他不自觉地微笑起来。
“对他的未来,我没有设限,推广折纸,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小众爱好,感受生活的美好,也非常好。”唐金耀说,Ryan有自己的打算,“他刚折了歼-20纸飞机,他说,他未来想设计实体的飞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视频 常鑫/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