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暑期这支博医团赴全国各地
2023-08-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开展健康义诊、宣讲医疗科普、进行查房和病例讨论……这个夏天,被称为“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医团”)照例启程,奔赴祖国偏远地区,在志愿服务中担当医者使命。

今年暑期,博医团成员们先后赴湖北、青海、宁夏等地开展医疗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他们用精湛的临床技术开展医疗帮扶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  为当地群众送上“健康大礼包”  ◆    

暑期开启后,博医团赴湖北公安县开展医疗卫生志愿服务。一到当地,博医团成员们就投入到紧张忙碌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在公安县人民医院,专家们分别前往各科室开展查房指导。博士生志愿者们也深入门诊诊室和病房,与县医院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10名博医团成员先后登上讲台,结合各自专业专长,开展科室小讲课12场,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分享最新的诊疗和科研进展。各科室讲课现场座无虚席,现场交流讨论热烈。

在完成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的医疗志愿服务后,博医团成员马不停蹄奔赴公安县南平镇公安县二人民医院和埠河镇卫生院,为当地群众开展义诊和科普宣讲等志愿服务。南平镇和埠河镇地处公安县南北两端,均是当地的人口大镇,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较高。博医团的到来不仅为村民们送上了便捷的医疗义诊及科普服务的“健康大礼包”,也为当地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培训,提升当地卫生健康水平。

不少成员在义诊中积极为患者做好科普宣教工作。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叶杨莉博士在义诊过程中发现,很多当地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知识欠缺,自我管理意识较弱。针对这些情况,她对村民们进行健康体检并科普了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帮助村民们有效预防和治疗常见的“三高”疾病。

    ◆  高原患者挂上上海“专家号”  ◆    

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从长江三角洲到水塔三江源,博医团赴青海玉树开展医疗志愿实践服务。

在玉树市人民医院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博医团志愿者耐心细致地为就诊居民分析病情,认真解答居民群众关于基础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愈后疑难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意见。

华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飞雁详细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需求科普了相关健康知识。“当地居民由于健康认识不足。导致骨折移位不复位畸形愈合的不在少数;甚至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缺血坏死后再寻求医疗,面对的只能是截肢甚或保命困难的局面。如何树立健康观念、普及医疗常识是医疗帮扶需要关注的问题。”

博医团成员的专业医术和热情服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居民们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义诊服务,感觉非常幸运”。

在玉树期间,博医团成员们还通过“送医入户”的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将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

    ◆  延续山海情深  ◆    

与此同时,博医团在宁夏西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在复旦,西吉县是一个人人知晓的地方。每年,复旦大学研支团的学生跨越山海,扎根西吉。此次博医团的到来正是山海情深的延续。

博医团在西吉县义诊期间,共接待了500余人次患者的医疗咨询。

中山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刘荣乐在义诊中见到了曾经由他接诊的急性心梗住院并做介入治疗的病人。患者特地赶过来咨询目前用药的情况,刘荣乐细心了解患者的情况后,调整了目前的用药,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危险因素的防控。

博医团专家和博士生志愿者还走进当地14户独居、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难家庭“送医入户”,为居民提供义诊和健康管理服务,让群众在家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29年间,博医团服务超过10000个日夜,先后有1000多人次投身博医团工作,开展大型义诊,服务群众50000人次,行程100000余公里。目前博医团的服务覆盖面已经拓展到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以中西部为主)26个县38所医院。这些“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通过整合优质的医疗资源,为当地提供全面的医疗志愿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