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精神世界越丰富,越需要文学创作去宣泄
2023-08-18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叶子闻/文 常鑫/图

濮存昕在上海书展出书了。虽然跨入了写作圈,但谈的还是老本行。他的自传名字叫《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今天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濮存昕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戏剧人生。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完全由濮存昕手写而成。书中每一章前都有他的手稿,还有他平时写作中信手画的画。这是濮存昕的有意之举,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那颗心。

濮存昕说,文学作品创作中的悲愤,不见得是创作者当时的悲愤。濮存昕饰演过李白,他说,创作初时的悲愤,让他更好地理解了李白。“悲剧让创作者与欣赏者都有对人生的痛快宣泄。”濮存昕认为,精神世界越丰满,越要有创作窗口去宣泄。同时他认为,也是因为有好的阅读者,才塑造了更多好的创作者。

在自传中,濮存昕不仅提到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还写到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他说,有一次去南非旅游,迎面走来一个象群,导游关照大家要摇上车窗不能拍照,但就在领头的老象径直走来时,濮存昕与老象富有灵气的眼神对视了。那一刻他感受到了现代机器人所无法取代的生命的灵气。据说,象老了都会自动离开象群等待死亡,濮存昕在一头老象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诗意与英勇感。

濮存昕曾和余秋雨有过一次畅谈。余秋雨认为在阅读李白的作品时,只要没有遗忘他,他就在你的身边,这句话让濮存昕深有感触,他也希望读者在阅读《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时同样可以与他进行隔空交流。

说到自己表演事业的心路历程,濮存昕说他总是时时想起《兰亭集序》中的“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这句话。所以青年演员要重视前辈潜移默化的教育与不可言说的影响,这样才能够达到前辈们表演时随心所欲的境界,传承好表演艺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叶子闻/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