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浦东确保“水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9月开学在即,学校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健康安全,浦东新区卫健委要求全区校园把好“饮水安全关”。为了确保水环境安全,近年来浦东还不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 学校饮用水将送检并公示 //
“我们这几天已经在做饮用水设备的检修,以及水质的质量检测了。”浦东新区三林实验小学校长王顺飞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样的饮用水将送往国家认定的专业部门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出来后还会在校务公示栏里向家长进行公示。
根据规定,学校饮水设施设备宜放置在室内,如放置在室外要有防雨防晒措施。桶装饮用水饮水机可在每个教室分散放置或在每楼层饮水处集中放置。如置于教室内,应远离进门位置,摆放处应有电源插座,通风防尘,周围环境整洁,避免阳光照射。
学校饮水设施设备包括饮水机、水质处理器、开水机及其他开水加热、储存容器等。
每所学校还要建立饮水卫生管理制度,制订饮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小组,配备专职或兼职饮水卫生管理员,直接从事生活饮用水供应、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安排专门人员至少每日对饮水设施设备巡查一次,并做好巡查记录。
对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查验并索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使用的消毒产品应查验并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供应桶装饮用水应索取并查验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供货单位营业执照、同批次产品水质检验合格报告。
各类饮水设施设备还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因寒暑假或节日长假等导致饮水设施设备停用7天以上(含7天),恢复供水前,应对饮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一旦水质发现任何指标不合格或消毒装置等设备故障等可能影响水质时,学校须关闭进水水源,停止饮用。水质不合格的,前项设施设备维护工作完成后,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测;因故障可能影响水质而导致停水的,排除故障或设施设备维修后,应再次进行水质检验,水质检验符合标准的方可恢复饮用。
// 浦东已建成幸福河湖289条段 //
近年来浦东还不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确保水环境安全。浦东制定了《浦东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分批、分年度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建设。
浦东生态清洁小流域以11项市级指标为基础,从建设幸福河湖、美丽人居环境出发,增设幸福指标与特色指标。幸福指标包括“水体透明度、乐水亲水岸线比例、生物多样性、群众满意度”等4个指标,重点关注居民感受度。特色指标则对2035年前建成500公里滨河慢行步道、200公里河流生态廊道、300条段星级河道、1000条段幸福河湖、100个网红打卡点、100个河长制特色工作站等6项任务进行量化。
浦东生态清洁小流域目前已建成慢行步道102条65公里、生态廊道200米、星级河道47条段、幸福河湖289条段、网红打卡点26处、河长特色工作站12个。张家浜生态清洁小流域获评水利部“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张江镇作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全域建设镇,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我们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数字孪生’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打造了上海市第一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智慧管控平台。”浦东新区水务局水利处副处长张茫介绍说,该平台基于浦东水务信息共享服务云的整体技术框架,以河长制工作平台、河湖长效管理系统、水务一张图及河湖监管平台等应用为基础,围绕生态清洁小流域刚性指标形成数字化模型体系,从“规-建-管-养”构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全生命周期精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机制。
根据规划,浦东到2025年建成6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到2035年,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系完整的小流域监测网络,实现适宜治理的小流域清洁化、生态化,水质全面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