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功能更丰富,今年全市“公园+”主题拓展活动已有百余项
2023-08-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在复兴公园,近日一场“2023环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的启动,吸引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是上海正在探索的“公园+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多元发展模式的实践之一。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8月底,全市各区已经举办各类“公园+”主题功能拓展活动100多项。

  == 环复兴公园+艺术已成品牌 ==  

“环复兴公园艺术季”今年已是第三季,每年通过“环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都可以收到200多份设计作品,其中不乏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经由设计师深化完善后得以落地。目前已经落地的有四组作品,包括“城市心跳”和复兴公园的“斐茗椅”等,主办方还将有趣的作品通过制作画册、相框和3D实物打印等形式呈现出来,供大家欣赏参观。

艺术季有关负责人说,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跨界融合的产物,在城市中通过雕塑、园林艺术、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等多元化表现形式介入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不该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不可接近的存在。在城市街道公园绿地中能起到很好的画龙点睛作用的雕塑小品、座椅等能够彰显出该公园的艺术气息,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接近的、接地气的艺术。

与此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年轻设计师的力量,为年轻人搭建更好展示平台,“‘环复兴公园公共艺术青年设计大赛’旨在孵化更多的青年艺术家,激励更多有志青年将美好的创意与理念通过更符合人文、地域特色的设计作品呈现在更多市民眼前,为街道与城市提供温度,从而更好地呈现‘街道可漫步,城市可阅读’的效果。”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通过这种有吸引力的活动增强年轻设计师的自信心,也将优秀的设计方案纳入方案数据库,为将来的某些景观打造提供创意思路。

  == 全市各区拓展“公园+”活动 ==  

记者了解到,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深入践行“公园+”理念,黄浦区率先推出成立“公园城市建设联盟艺术中心”,探索公园绿地主题功能拓展,推动公园生态与城市生活的全面开放融合,以景观+艺术的形式,创造更多特色鲜明、功能融合的高品质生态空间。 

不仅在黄浦区,这样的“公园+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多元发展模式目前正在全市公园积极推动。截至2023年8月底,全市各区已经举办各类主题功能拓展活动100多项。

据介绍,2021年,在市绿化市容局与市教委联合推动下,黄浦、静安、长宁、徐汇、虹口、闵行、浦东等7个区,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古猗园3座市属公园和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8所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公园主题功能拓展。2023年,在点上示范基础上,“公园+”活动已拓展至全市16个区,共涉及45个公园,计划拓展活动超百场。 

为了呼应市民日常游园需求,各区也从丰富游客游园体验方面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关注公园+体育、公园+科普等年轻群体感兴趣的内容。如虹口区鲁迅公园开展全民科学健身,依托“公园+体育”的开放共享理念,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优环境的休闲健身环境。奉贤区充分发挥上海之鱼公园群的优势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BULU自然学校实现“公园+教育”的拓展延伸,已开展100组亲子研学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